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586|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二醉月组第十九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3

主题

114

帖子

5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20:2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小草 于 2024-1-12 08:27 编辑

互评上一讲的作业


古典词研二醉月组第十九讲评阅帖



大群点评(2-7)
评阅—天空(8—10)
评阅—小麻雀(11—13)
评阅—无言(14—16)
评阅—香荃(17—19)
评阅—云悠(轮值)
评阅—清风秋月(轮值)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4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8
18#
发表于 2024-1-14 13:59: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醉月26~荷月   

  醉红妆    咏梅花
   醉月12-沈妮
   篱边数萼立斜阳。倚窗前,自暗香。月移疏影复芬芳。花儿态,正红妆。
  风中摇曳占寒乡。趁春雪,著经霜。此物生来为傲骨。留淑气,化尘光。

  荷月评:上片内容写的都是梅花形态、花香,内容不够丰富,含义也不够深刻,词句也比较浅显,没有词的婉约柔美,下片占寒香不太切合,梅花只偏于一隅,上片写梅以梅抒情第一人称,下片以第三人称赞扬梅,人称切换有些生硬,主题的抒发留淑气,化尘光也没有依据,以上是我个人浅薄的见解,不妥之处请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0

帖子

21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0
17#
发表于 2024-1-14 08:07: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二第十九讲作业:
醉月02—大梦先觉


醉红妆·蝶
醉月05-红姗惠美
穿红拂绿两依依,享春光,展娇姿。忽看烟重雨霏霏,花房宿,梦相偎。
无端扁惹独人悲,拭清泪,问何归。莫若青虫除茧舞,双苒苒,绕桃溪。

大梦学评:问好惠美同学。娇、重在这里应该是读平声,非读仄声,疑出律;扁字在这里是否通偏字,存疑;词咏蝶,句句若即若离,首尾呼应,不错。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2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6
16#
发表于 2024-1-13 14:14:1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二第十九讲作业:
醉月10-夭夭
互评:
醉红妆·咏白玉兰花
醉月—小小草
亭亭束素雪留痕。织莲衣,不染尘。恁番娇样与谁论。非其表,袅香芬。
东风摇曳抖精神。著枝杪,向青云。自古芳心犹未改,须趁早,占新春。
简评:问好组座。上片写白玉兰的形态、气质、风韵,兼用拟人、比喻手法,非常贴切。下片写白玉兰花的品格,精神抖擞,一片芳心趁早春。咏物词的特点、写法基本掌握。点赞学习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0

帖子

21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0
15#
发表于 2024-1-12 08:26:06 | 只看该作者

古曲研二十九讲作业

醉月—小小草

望月—17潇湘月冷
醉红妆   春雨
悠悠漫洒涤尘埃,去繁芜,脱俗胎。与风亭畔吻梅腮,携娇朵,恋成灾。
西桥翻浪柳新裁,俏眉弄,舞匀开。万象如酥争绮丽。迷醉眼,畅心怀。

小小草评:
一场春雨,万物复苏,一派欣然,作者也抓住了春雨的特征,从春雨的形到质的过渡转变,形象的对春雨进行了描述。
首句描写春雨绵绵,涤除尘埃做了形象的描写,去繁芜的去这里感觉不妥,脱俗胎有点抽象。与风亭畔吻梅腮挺好看,携娇朵,恋成灾有种,梅花被雨水揉碎,散落飘零的感觉,是不是与吻梅腮不谐呢?
下片翻浪,风能翻浪,雨应该不能。万象如酥争绮丽,一种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眼前。令人陶醉,心怀畅顺。结句做了升华,喜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主题

698

帖子

30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09
14#
发表于 2024-1-12 08:1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莲 于 2024-1-12 08:54 编辑

古典词研二第十九讲作业
醉月21清莲

互评作业
原玉
醉红妆  梅
文/闲坐门前
消寒入九雪欺梅。向南枝,破蕾迟。素妆犹怯骨风姿。香丝缕,最相宜。
黄昏时节弄清晖。醉红晕,点娥眉。若许相思和月发,君未到,已人痴。

清莲试评:问好闲组!小词格律无误,遣词深婉,布局合理,上景下情。上片写到了梅花的风骨(这个风骨表达的太婉转)、幽香。下片把梅花拟人,亦人亦梅,融情于景,美美的。学习了!
这里有个问题探讨一下:“怯”字用在描写梅花是不是合适?梅花素来以“高洁、傲骨之风、不畏严寒、坚强、美丽,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奋勇当先的精神和品质。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2

帖子

8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3
13#
发表于 2024-1-12 06:42:4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二第十九讲静思作业互评
原玉
醉月09-一笑风尘
醉红妆 咏荷
横塘十里碧无垠。理红妆,舞翠裙。凌波顾盼任天真。微风拂,醉销魂。
濂溪书下最相亲。可容我,兑三分。放棹菱歌花底下,闲把盏,煮诗文。
静思胡言:问好一笑师友!这阙词依钦谱,格律有一处出律,顾字处应平声。小词读起来非常顺畅。布局上景下情。景由远到近,由外到里,由叶到花,描写颜色、形态。
几个问题探讨:
1上片二三拍都是描写荷花的形态,意稍有重复。
2三拍接写荷香是不是会更好些呢?
3下片濂溪书下最相亲句,不知是否用典?是不是想表达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静思才疏学浅,说错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12#
发表于 2024-1-12 05:5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月月 于 2024-1-12 06:04 编辑

古典词研二第十九讲作业
醉月15-清月

原玉   疏影  雪/静思
天公造物。任冰肌玉骨,天地相接。洒洒飘飘,曼舞琼姿,盈盈飞向林樾。玲珑剔透心如玉,纵无香、风流奇绝。更无妨、霜重风寒,尽把尘埃埋没。
犹记当年旧事,为向梅诉白,千里经涉。古寺松阴,衣裹尘沙,不胜两心欢悦。如今云霁魂消处,更留得、素心高洁。想来年,疏影横斜,共赏一轮寒月。

清月学习静思同学的疏影。上片从雪晶莹、轻盈的形态写到无香但不惧严寒精神及过滤尘埃的品格。
下片宕开回忆雪历尽千辛万苦来赴梅约,结句时空畅想表达美好的愿望。
整篇篇章结构隔离,开合收放有度,符合《暗香》词牌的特点。学习了。
有几点共同探讨:
1上片第一拍的造物是否可进一步具象化。
2.古寺这一物象是否可酌。
3.领字任及寒月的寒是否可打磨。
不当之处还请学友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3

帖子

9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6
11#
发表于 2024-1-12 01:17:09 | 只看该作者
红姗惠美试评:
醉红妆·暗香来
醉月18-穆小兮
西窗似有暗香来。瘦枝横,冷蕊开。腊花无惧北风裁。依墙立,守庭阶。
三分颜色动情怀。惹羁客,念乡台。故里寒梅今盛否,残月照,寂长街。


问好学友!格律无误。
先看上片,首句点题。瘦枝横,冷蕊开。是对梅的外在形态的描写。接下来一句是对梅的精神状态描写。然后进一步描绘了此时此刻,梅,依墙立,守庭阶。
再看下片,换头,三分颜色动情怀。通过梅的绽放,让人若有所思。特别是对游子来说,更是一番滋味。在遥远的故里,此时此刻,那树寒梅,是否依然开放,那残月,寂寥了长街。让人久久回味。也是久久的思念…
从换头到煞尾,情感一路跌宕。运用时空交感手法,以梅为线索,回忆故乡,描写了游子思乡的孤寂与忧伤。
总之,此首词整体脉络清晰,结构合理。不单单以梅写梅,而是融入了一种思乡的情怀。非常棒的一首词。学习了!
值得一提的是,故里寒梅今盛否,这句再酌。可以更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

帖子

29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81
10#
发表于 2024-1-11 21:0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相遇最美 于 2024-1-11 21:08 编辑

典词研二班第十八讲作业
醉月02-大梦先觉
醉红妆·蒹葭
当初未肯去随鸿。绾轻烟,立水中。几番舟远到枫红。斜阳里,一丛丛。
霜花摇曳与谁同?叹如梦,已成空。识尽江湖多少味。秋渐老,任西风。

最美试评;
问好学友,格律自检;
①了解词大意:本词题目是“蒹葭”,是咏物,
当初没有跟大雁一起去,独自站在轻烟弥漫的水中,望着几番来往的行舟,转眼到枫叶红了季节。在斜阳里一丛丛的。秋天到了芦花独自摇曳着,没人陪伴,时间过的很快,回首就像梦一样,早已成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尝尽了悲欢离合,不觉间秋天已经渐老,萧瑟的西风一任吹着。
有幸拜读大梦先觉老师的美词。这首词是借意贺铸的踏莎行,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化用来的,作品是以美女不肯随鸿雁归去,只能在秋风中受尽凄凉。遣词造句唯美灵动,又环环相扣,欣赏欣赏学习了。
②简析:
上段:“当初未肯去随鸿。绾轻烟,立水中。”小题目是蒹葭,蒹: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所以首句个人理解的是春天的景物描写。咏物词可以赋比来写,加以铺叙,也可以单刀直入去写。这首起拍采用的是后者。
“几番舟远到枫红。斜阳里,一丛丛。”指所等待的时间,看着行舟一次又一次地远去,到了枫红的季节,时间上从春天转换到了秋天,表达没有问题。

下段“霜花摇曳与谁同?叹如梦,已成空。”霜花,个人理解是芦花,摇曳,随风摇荡。芦花随风摇荡到处飞舞,没人陪伴,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孤独无助。时间过的很快,回首就像梦一样,早已成空。
“识尽江湖多少味。秋渐老,任西风”结句超喜欢。
③小结:本词以景物喻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的内心活动,很好的一首词,学习了,因为是初学评,说错请见谅!


点评

相遇最美点评到位!这首咏物词写得非常好。精准刻画,不即不离。突出形神。精准刻画,不即不离。“叹如梦,已成空。”这拍可以再斟酌。  发表于 2024-1-16 21:4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30 10:26 , Processed in 0.1422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