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9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太品: 对联写作基础 (第四章 对联修辞 第一节 文字修辞)

[复制链接]

29

主题

69

帖子

2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01: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兮 于 2016-12-14 02:04 编辑

第四章、对联修辞
“修辞”的本义即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狭义上的修辞就指语文字修辞,广义上则包括了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汉语的特点是非常容易组合成音节数目相同而结构上平行的语句,通常被称为对偶。所以汉语修辞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从本质上来说,对偶属于修辞学的范畴,古人在长期的对偶实践中已经归纳出大量对偶方面的修辞格,这些辞格中既有对偶上最基本的“词性对”,也有声律方面最基本的“平仄对”,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联的形式要求只是个修辞学命题,所有的对联格律问题都可以作为对偶修辞问题在修辞学的范围内得到解决。
对联的创作离不开修辞,除了最基本的对偶修辞方面的各种辞格外,对联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从字到词再到句子和篇章各个层次上的修辞活动。通过修辞,使对联的语言精炼,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地“达意传神”,以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启迪和感动读者。几乎所有的修辞方法均可以在对联文体中得到应用,对联修辞的手段和方法异常生动丰富、灵活多变、新奇巧妙、多趣多姿。
第一节:文字修辞
文字是组词造句的基本元素,形、音、义三位一体是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主要特征。文字修辞,即利好方块文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特点进行楹联创作,使本不具情趣的文字,经过艺术构思、巧妙组合后,产生巧、奇、趣。从而增强联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析字
析字属于字形修辞,就是将某些汉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肢解,利用文字离合的方法或拆或合而表示一定的意义。这种析字联往往翻出新意,妙趣横生。析字可分为拆字、合字、离合。
梁章钜《巧对录》有一联: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将“鸿”拆成“江”、“鸟”二字,“蚕”拆成“天”、“虫”二字,巧缀成联,拆字自然,语意天成。
明代杨一清考场应对: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瓣,横七刀,竖八刀。
上联“冻”字拆开是“东”字加两点水,“洒”字拆开是“西”字加三点水,正象冻雨洒在窗户上“东二点,西三点”;下联“切”字左右(横)拆开是“七”、“刀”二字,“分”字上下(竖)拆开是“八”、“刀”两字,故“切瓜分瓣”恰好是“横七刀,竖八刀”。切合事理,生动有趣。
有一析字联流传很广: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上联“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除荒山秃岭外,几乎山山出产木柴;下联“因火”合成“烟”,“夕夕”合成“多”,夕阳西下,每见村舍中升腾缕缕炊烟,上下联遣词造句均恰当合理。
偏旁
偏旁属于字形修辞,对就是利用汉字字形中相同的偏旁部首字组成的对联。这种联因具有整齐的形式美而引起人们的特殊兴趣。偏旁对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上下联字的偏旁完全相同,即全联用同一个偏旁的字组成对联。如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宦宅,富室宽宏。
上下联所有字都是“宝盖”。
二、上下联各用一个偏旁。如:
峰峦崇岱岳;
江海涌潮流。
上联为山字旁,下联为水字旁。
三、特定偏旁,如五行偏旁对: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除上述情况外,相此相类的还有同部首或相同的局部结构的字构成的巧对,如有人曾出句:“呆和尚吃杏,上一口,下一口,左一口,右一口,中一口。”
对称
    对称属于字形修辞,是运用某些左右两边形体结构相互对称的字撰成对联,因正反看字均一样,故又称玻璃对。这种运用笔划左右均衡的字撰成的对联,正反一致,不论从正面还是从反面看都有一种别具风味的对称美。如丁戊君在江西进贤时为友作玻璃篆字联:
幽兰空谷,
大木崇山。
清代吴山尊题“幽兰小宝”联:
金简玉册自上古,
青山白云同素心。
    中华世纪坛2004年春节曾以“甲申吉幸春来早”为出句征联即属于玻璃对,获奖作品为天津张树贤的:“中土昌兴业共荣”
缺隐
缺隐,即有意不说出要说的全部,只说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隐藏起来,让读者去体悟。缺隐联包括缺字联、隐字联、藏字联。
一、缺字:故意把字缺起来,让读者去品味,它无需补,或无法补好。因为缺字意义不确指或所指甚多。旧时,一知府和一童子对句,下联最后一字童子未说出来:
童子六七人,毋如你狡;
太守二千石,莫若尔□
所缺何字?“廉”乎?“贪”乎?
二、隐字:隐字在联外,所隐之字正是撰联的本意所在,因多隐于句尾处,故又称歇后对。如有一庸医叫“吉生”者,医术实在不高明,经他诊治的病人多不能医好。有人故赠联讽之: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将庸医姓名嵌入联而不露文字,利用“逢凶化吉”、“起死回生”前三字,将“吉”、“生”隐去,便是一副隐字讽刺妙联。
三、藏字:字藏在字里行间,毋须补出。如乾隆年间,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贺百岁老人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竟逢。
上联藏“百岁”,下联藏“百岁人”。形藏实露,妙趣横生。
置换
置换就是将一合体字拆开后的独体字与别的独体字组合成新的合成字,并表示新的意思。如邱国相巧联:
鳥翔風里,食虫化鳳;
人到峪边,辟谷成仙。
“鳥”飞进“風”里,吃掉“虫”即化为“鳳”;“人”到“峪”边,除去“谷”与“山”结合则成了“仙”。构思巧妙,对仗工稳,平仄和谐,无懈可击。
或入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此趣联斥责袁世凯,上联传为维新派人物梁启超所出,时在袁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际,久未成对。袁死后,曾为袁之羽翼后转向革命的杨度,因一度感到前途渺茫,于彷徨之际对出了下联。上联让“或”字进入“園”中,同时把“袁”拖出便成“國”字。下联说,余(我)走在迷茫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道”字去“首”添“余”便成“途”字。上下联均构思奇特,置换巧妙,令人击掌叹绝。
重字
重字又称复辞、复字。一字或几字在楹联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上下联重复的字数,次数不限,但须同位对应。
一、一字反复
当阳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未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赤”、“青”二字分别四次反复出现。
二、多字反复:
还是关帝庙联: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兄”、“德”、“弟”、“友”、“龙”、“师”六字反复出现。名曰关公庙,却只字未提关公;但从人物的称谓中可知,句句说的是关公。构思奇巧,妙不可言。
顶针
顶针又名顶真、联珠、连环、连锁。是重字技巧的一个特例,即上一分句的尾字与下一分句的首字相重,使相邻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环环相扣,以突出事物的因果与事物的衔接关系。主要分三种情况:
一、单顶,即下句首一字顶上句尾一字。如吴邦泰应宗师对:
蚕结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
狼生毫,毫扎笔,笔写锦绣文章。
二、复顶,即上一分句尾多字与下一分句首多字重复。如聂必荣联上下联各有一双音节顶针:
切忌空谈,空谈误国;
务须实干,实干兴邦。
明代解缙八岁时游南京金水河,文人胡子琪出对,解缙对句: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上下联各以三音节词“金线柳”和“玉簪花”顶针。
三、混顶,即在上下联中既有单顶,又有复顶。如: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困国危。
上下联中的顶针为复顶——单顶——单顶形式。
嵌字
嵌字联也叫嵌名联。就是将人名、地名、事物名或有特定含义的字嵌入联中,使其暗寓褒贬,主题显明。
嵌字联用途很广,名胜园林、婚寿贺赠、商业店堂都经常使用嵌字嵌名这种技巧。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嵌字联用途日益广泛,倍受青睐。
嵌字联的难度在于:将有关名字按照联格嵌入相应的位置,而且做到镶嵌自然,文通意畅,不露痕迹;还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使所嵌之联切人、切事、切时、切情、切景,不牵强附会。
嵌字联的形式可分为整嵌和分嵌。
一、整嵌:将要嵌入的名词完整地嵌入联中。如岳阳楼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二、散嵌:将要嵌入的词语拆开分嵌在上联或下联中,所嵌的字可以是顺序,也可以是倒序,按顺序嵌称顺嵌,按倒序嵌称倒嵌。
如飞来峰冷泉亭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上下联倒嵌“飞来峰”和“冷泉”。
三、分嵌:将两个字分别嵌入上联和下联的固定位置,一般为相对应的位置。如郭沫若题桂湖公园联:
桂蕊飘香,美哉乐土;
湖光增色,换了人间。
首字分别嵌入“桂湖”二字。
诗钟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一般为七字句,其嵌字格分类很细,不下五十多种。常见的嵌入第一个字到第七个字,都有一个形象化的名称。
凤顶格:也称鹤顶格、凤头格、虎头格、藏头格。是将两字分别嵌于上、下联第一字位置。
燕颔格:又称凫颈格、叶底格。将两字嵌入上、下联第二字位置。
凫肩格:别称鹿颈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三字位置。
蜂腰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四字位置上。
鹤膝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五字位置上。
雁翎格:别称凫胫格、长凫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六字位置上。
雁足格:别称凤尾格、并蒂格、藏尾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七字位置上。
以上七种格式为正格,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别格。
魁斗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一字和下联第七字位置上。
蝉联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之末和下联之首的位置。
云泥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二字和下联第六字位置,寓云为天之下、泥为地之上之意。
辘轳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一位,下联第二位;或上联第二位,下联第三位……以此类推。也可以分嵌于下联第一位,上联第二位;或下联第二位,上联第三位……以此类推。若辘轳汲水,由上而下,由下而上,顺序可见。
卷帘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中,其位置,上联的字总比下联的字低一位。即如上七下六,上六下五,上五下四……以此类推。若竹帘由下而上卷起。
鸿爪格:将三字分嵌上下联中,一个嵌于上联中央,两个嵌于下联首尾;或一个嵌于下联中央,两个嵌于上联首尾。
鼎峙格:将三字分嵌于上下联,一个嵌在上联正中,两个分嵌在下联正中之上下;或一个嵌在下联正中,两个分嵌在上联正中之上下。
双钩格:将四字分别嵌于上下联首尾。
碎锦格:又称杂锦格、碎流格。将若干字分别嵌于上、下联中,其位置、顺序不限。
谐音
谐音属于字音修辞,即运用字词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构成双关意义。联中某些字、词表达一个意思而与这个字、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表达的又是另一个意思,含蓄委婉,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从字面看,摇橹的船速不如帆船快,笛子的声清难比箫音婉转平和。但“橹速”谐音东吴都督鲁肃,“帆快”谐音西汉大将樊哙,“笛清”谐音北宋大将狄青,“箫和”谐音西汉相国萧何。实际上借助谐音评论历史人物:三国的鲁肃不如汉初的樊哙;北宋的狄青难比汉代的萧何。上联说文不如武,下联说武难比文。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这是明代文学家程敏政早年与其岳父李贤属对时的一副趣联。“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宰相李贤爱其才华,欲招为婿,借桌上之物即兴出句,语意双关:荷为藕之花,藕为花之实,两字皆为草字头,以此难句试程的才智,又明借谐音暗探程的心理。而程的即兴对句同样语意双关:杏、梅二字都含木字,同属草木类,与对句巧合天然。且借谐音示意:有幸(杏)蒙大人厚爱,以女相许,小生愿为婿,无须托媒(梅)说亲。上下联珠联璧合,妙趣横生。
光绪年间,民不聊生。合肥人李鸿章权倾朝野,相当于宰相;翁同和为常熟人,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时人作联讽之: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巧借二人的籍贯做文章,而玄外之音:瘦了天下肥了宰相,荒了世间熟了司农。“肥”与“瘦”,“熟”与“荒”借音同义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讽刺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同音
运用汉字同音不同字的特点进行构词造句,造成读音混淆,表达奇趣巧意,别有情趣。
李调元应湖南侯补道对: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上下联中,分别交叉地运用两个单音同音字,读来绕口咬舌,别有风味。
除上述单音字同音技巧外,还有一种双音词(或词组)的同音技巧。
如解缙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闲人”和“贤人”是双音词,“闲”和“贤”是同音异字,“人”是同字。下联亦然。
张灵应唐寅对: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上下联的“贾岛”和“假倒”,“刘伶”和“留零”分别为双音词同音。贾岛,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刘伶,魏晋间“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此联妙在同音转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异音变读
运用汉语一字多音,同音异字的特点制作对联,使联中几个字,字同音不同,音同义不同。耐人寻思体味。
北京故宫太和殿联: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上联一、三、五、六之“乐”读音乐之“乐”,二、四、七之“乐”读欢乐之“乐”。下联一、三、五、六之“朝”读今朝(zhāo)之“朝”,二、四、七之“朝”读朝廷之“朝”(cháo)。
一卖豆芽者题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全联十四字全为“长”字组成,意为希望豆芽不断地长,不断地长得很长。上联一、三、五、六之“长”读chánɡ,二、四、七之“长”读zhǎnɡ;下联一、三、五、六之“长”读zhǎnɡ,二、四、七之“长”读chánɡ。
变读多用于口头对句。如乾隆与纪晓岚出游,乾隆出句:
二碟豆,
纪晓岚即时对出:
一瓯油。
乾隆遂改口说:我说的不是吃的豆子,而是飞的蝴蝶:
两蝶斗,
纪晓岚从容地说:我讲的也不是吃的油,而是水上游的水鸥:
一鸥游。
运用了“碟”与“蝶”,“瓯”与“鸥”,“豆”与“斗”,“油”与“游”同音异字的变化,而进行了另外的解释。
叠韵双声
叠韵指韵母相同的双音词,双声指声母相同的双音词,一般特别指拆开来即无意义的联绵词。叠韵联以叠韵双音词入联。如:
放荡千般意,
逍遥一个心。
又如颐和园养云轩联:
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
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
上下联的“宛转”和“霏微”为叠韵双音词相对仗,十分工整和谐。
有时候,叠韵双音词和双声词结合起来组联。如扬州云山阁联:
宛转通幽处,
玲珑得旷观。
上联中的“宛转”为叠韵,而下联中的“玲珑”为双声,二者相互对仗,工稳贴切。
又如昆明西山飞云阁联: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郭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上联的双声词“领略”和下联的叠韵词“啸傲”相对仗,和谐上口。
押韵
楹联不要求押韵,也很难押韵,因为按联律要求,上下联尾字分别是仄声字、平声字,这本身就无法全联通押平声韵或仄声韵,但为了增强楹联的声律美,创作中也出现了押韵联。楹联的押韵主要是上下联分别押韵,上联押仄声韵,下联押平声韵。
南宋朱熹有一副赠人联,可视作最早的押韵联。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上联分句句脚分别是“倒”、“倒”、“好”,押了脚韵。下联分句句脚分别是“深”、“深”、“音”,也押了脚韵。
梁章钜退休后曾为家园池上草堂题联: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上联分句句脚分别是“倒”、“倒”、“好”,押了脚韵。下联分句句脚分别是“深”、“深”、“音”,也押了脚韵。
《尧山堂外纪》载,明代文人施槃幼时对张都宪句: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上下联四个分句句脚各用一个相同的字“弓”和“锦”。分别押同字脚韵。
摹声
摹声即利用象声词摹拟人或物体的声音制联,给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某书生与客于酒楼对饮,书生一味劝酒,并无上汤结束宴度的意思,劝酒中书生见酒楼门悬挂一方灯,四面各书“酒”字,乃出句请客对,对不出还要罚酒: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客正思对句,适闻更夫打锣,对句遂出:
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以汤对酒,同为食品,颇为得体,且汤系摹锣之声,又含催促上汤之意,更为巧妙。
刘师亮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上联摹锣钹声,下联摹钹锣声,构思巧妙,音韵和谐,烘托出欢快气氛。
摹绘联可以摹声音、摹形态、摹味道,还可以摹语气。杭州岳飞墓前有秦桧夫妇跪像,有人摹拟秦桧与其妻王氏互相埋怨的语气,制成一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上联摹秦桧,下联摹王氏,其语调口吻,刻画入微,活灵活现,令人捧腹。
绕口
绕口联是把同音或谐音字放在一起,使其反复交错,读起来造成拗口难读的特殊效果。
异字同音交错排列: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妞妞轰牛牛宁妞妞拧牛。
异字同音连续排列:
移椅倚桐同赏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绕口联多以异字同音交错排列,以同韵字连续排列,以四声不同的字连续排列,造成绕口难读的特殊效果,极有风趣。
双关
双关属于字义修辞,即联文意义有两重层次,字面是一层意思,而内在隐藏更深一层的意思,这种含蓄委婉的语义双关修辞,往往使楹联内涵厚实,耐人寻味。如诸秀才按照惯例,给县学官吴文广送节礼,学官嫌少,出对寓意,诸秀才亦委婉以对: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节”既指竹笋之节,又暗指节日,“分”既指程度,又暗指份量。
又如周璜应塾师对: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过先生。
上下联各四个“子”,四个“生”,造成音趣。上联后半部之“珠子”即指眼之珠子,又暗指“朱子”(即宋朝朱熹),“珠”为“朱”的谐音;“孔子”既指鼻之孔子,又暗指孔子(即孔丘)。下联后半联之“后生”既指后所生者,并暗指青年人;“先生”既指先所生者,暗指老师之称。全联意韵和谐,情趣盎然。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4-20 02:06 , Processed in 0.0935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