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416|回复: 0

网络转载:音韵常识及诗词格律(第四节 音韵学知识的运用)

[复制链接]

29

主题

69

帖子

2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3
发表于 2016-12-17 04: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兮 于 2016-12-17 04:33 编辑

〔文章来源于网络•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云兮收藏于2014年12月28日
http://www.ziyexing.com/files-2/gdsc_about.htm

第四节 音韵学知识的运用
 
  一、反切

  一是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即“譬况”法。例如:
  高诱注《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注云:“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注云:“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这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如同瞎子摸象,叫人不可捉摸。

  二是“读若”或“读如”。《说文解字》例如:“芨读若急”、“询读若宣。”

  三是直音法。如《汉书•高帝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注引服虔注:“准音拙。”又“单父人吕公善沛令。”注引孟康曰:“单音善,父音甫。

  四是到了唐代,有纽四声法,即在直音的字上加注声调,如唐玄度的《九经字样》:“亨音赫平、亥孩上、贯关去、眺挑上声、绀干去声”。
  《颜氏家训》认为“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又说:“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张守节《史记正义》以及后来的一些人都认为“反切”是汉末孙炎创造的。但事实上在孙炎之前就有人使用反切了。比孙炎早几十年的王肃著《周易音》就用了十多条反切。应劭《汉书注》也用了反切注音。三国以后,反切十分流行,妇孺皆知,《三国志》曾记载东吴一道诅咒诸葛恪的童谣,喑示他会死在石子冈,却说“成子阁”。又如南朝任肪批评别人的文章,批语为“高厚”,实则为“狗号”也。
  “反切”早期不用“切”字,只叫“某某反”或“某某翻”,自唐代宗大历以后,因忌讳“反”字,才改用“切”字。
  《广韵》中可直接拼出正确读音的只占30%,即所谓音和切,还有70%则不能直接拼出读音,即所谓类隔切。

  先看音和切,例如:

  乃故 ── 怒 式轨 ── 水 防无 ── 扶 则古 ── 祖 人渚 ── 汝、
  当孤 ── 都 卢启 ── 礼 莫故 ── 暮 居义 ── 寄 丁果 ── 朵、
  胡到 ── 号 子苟 ── 走 当口 ── 斗 苏老 ── 嫂 落盖 ── 赖、
  悉姐 ── 写 乌侯 ── 沤 乌绀 ── 暗 五口 ── 藕 鱼变 ── 彦、
  以浅 ── 演 於斤 ── 殷 于廉 ── 炎 五还 ── 顽。

  其次再看类隔切,变化规律有三类、共九点。

  1、反切与上字的清浊。

  第一,平声字的反切,上字是清声母的切阴平,上字是浊声母的切阳平(即平分阴阳)。例如:

  刊 ── 苦寒切(溪母),心 ── 息林切(心母),推 ── 他回切(透母),
  居 ── 九鱼切(见疑),坛 ── 徒干切(定母),祈 ── 渠希切(群母),
  仑 ── 卢昆切(来母),闾 ── 力居切(来母)。

  第二,反切上字为全浊声母,下字如果是仄声就切为不送气音。反之,上字全浊声母,下字如果是平声字就切为送气音。例如:

  忌 ── 渠记切(上字群母、下字去声)、度 ── 徒故切(定去)、
  惧 ── 其遇(群去)、藏 ── 徂浪(从去)、头 ── 度侯切(上字定母、下字阳平),
  团 ── 度官切(定去)、权巨员(群平)这一规律涉及全浊声母分化问题。

  第三,上字全浊,下字上声今改去声。反之,上字非全浊,下字全浊去声今改上声。例如:

  户 ── 侯古(匣、见上);杜 ── 徒古(定、见上);亥 ── 胡改(匣、见上)
  古 ── 公户(见、匣去);苦 ── 康杜(溪、徒去);乃 ── 奴亥(泥、匣去),这一条是全浊上声变去声。

  2、反切与韵母的分化。

  第一,反切上字属“精组”字,下字为齐齿呼,今要改读“zi、ci、si”。

  例如:

  子 ── 即里(精),姊 ── 将几(精),私 ── 息夷(心),
  丑 ── 笥 ── 相吏(心),似 ── 详里(邪)。

  第二,上字为“zh”组字,下字为细音者改读为洪音,即齐齿改开品、撮口改合口。例如:

  基 ── 居之,骗 ── 匹战,因 ── 於真,应 ── 於证,利 ── 力至,
  肄 ── 羊至,碾 ── 尼展,延 ── 以然,缕 ── 力主,卷 ── 居转,
  拘 ── 举朱,裕 ── 羊戌,缘 ── 与专;又如:
  齿 ── 昌里,然 ── 如延,绅 ── 食邻,滞 ── 直利,试 ── 式吏,
  展 ── 知溶,赡 ── 时艳,仁 ── 如邻;煮 ── 章与,初 ── 楚居,
  戌 ── 伤遇,专 ── 职缘,川 ── 昌缘,吮 ── 食允。

  第三,反切上字为“g类”字,反切下字为细音,则上字随下字改为细音(上随下改)。反之,反切上字为“j类”字,下字为洪音,则上字随下字改为洪音(上随下改)。例如:
  绛 ── 古巷,孝 ── 呼教,歉 ── 口陷,计 ── 古诣,启 ── 康礼,涓 ── 古玄;
  归 ── 举韦,窥 ── 去随,毁 ── 许委,匡 ── 去王,狂 ── 巨王(上字全浊群母、下字平声故读送气音)

  3、唇音轻重与开合口

  第一,上下字都是唇音字,据下字定轻重。例如:
  苗 ── 武标,免 ── 亡辨,褊 ── 方缅,奔 ── 甫闷;忿 ── 匹问,繁 ── 匹凡。

  第二,反切上字为“b、p、m”,反切下字为“u”介音的去掉“u”而改开口;下字为“yu”介音的改齐齿;下字为“ia、iang”韵的丢掉“i”介意为开口。例如:

  簸 ── 补过,叵 ── 普火,拜 ── 博怪,杯 ── 布回,潘 ── 普官,闷 ── 莫困,
  边 ── 布玄,变 ── 彼眷,敏 ── 眉殒,巴 ── 伯加,怕 ── 普驾,麻 ── 莫霞,
  邦 ── 博江。

  第三,反切上字为“f”声母字,只拼开口韵,如果和“yu”相拼则改合口。例如:

  斐 ── 敷尾,饭 ── 扶晚,烦 ── 附袁;府 ── 方矩。

  参考近人王祖佑的《反切释例》,殷焕先的《反切释要》和《反切续释》,许兆麟的《反切拼读入门》。

  二、古音通假

  古代语音相同或相近者古人常常通用假借。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明古音不可以知通假,而不知通假者不可与读古书。例如: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同在精母幽部)。
  (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又:错之牢荚之中。(厝、错通措,同在清母铎部)。
  (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汉书》作“乃翁”。(而在日母,乃在泥母,同属之部)。
  (4)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衙》作“馈”(归在见母微部;馈在群母物部,对转)。
  (5)民不罢劳。(罢通疲,同在并母歌部)
  (6)害浣害否。毛传:“害,何也。”陈奂《诗毛氏传疏》:“传释害为何,《绿衣》传解曷为何,害曷声同,故曷谓之何,害亦谓之何矣。曷者本字,害者假借字,……《汤誓》云:‘时日曷丧’,《孟子•梁惠王》引作‘时日害丧’,”(曷、害同在匣母月部)。
  (7)《诗•烈祖》:“方命厥后,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有字何以有州字之义?)
《国语•鲁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韦昭注:“九有,九域也。”(有、域同在匣母,有在之部,域在职部,阴入对转。)(阳平)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3-29 23:29 , Processed in 0.1247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