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释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文学院十期初级班第十讲梅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

帖子

3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8
地板
发表于 2017-7-12 11:2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朝花夕拾 于 2017-7-16 16:24 编辑


梅38朝花夕拾
七绝伏天
中洲六月似蒸笼,
汗迹条条如水虫。
我欲小诗捱夏夜,
依稀梦里借西风。

点评

点评:物非 点赞:格律正确,起承转合层次分明。双击查看原图准确表达了天热盼凉的心情。 缺点:转句捱字等于是把起承句所描写的酷热难捱的内涵挑明了,至使诗味减弱。  发表于 2017-7-28 21:18
汤米点评:汤咪老师点评。。。 第一句……以“蒸笼”衬起主题,还看第二句是否加强“伏天”之意。 第二句……“汗迹条条如水虫”,水虫是什么的形象,嫌找韵,但有胆识去形容汗水。 故且建议……汗水如珠伴懒虫   发表于 2017-7-22 13:3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52

帖子

311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13
板凳
发表于 2017-7-12 10:5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夏淡雅 于 2017-7-17 15:58 编辑

古典诗十期第十讲作业
梅-浅夏淡雅
七绝.夏荷

碧叶婷婷沐晚风,芙蓉出水意朦胧。
幽香缕缕宁神智,思绪萦怀入梦中。


《夏荷》……梅副组-浅夏淡雅。

碧叶婷婷沐晚风,芙蓉出水意朦胧。
幽香缕缕宁神智,思绪萦怀入梦中。
。。。
第一句……“碧叶婷婷”衬起主题《夏荷》。

第二句……“意朦胧”似乎未充份回应“芙蓉出水”的神态。

建议……芙蓉出水意雍融。

雍融……和美貌。

第三句……“幽香缕缕”,嫌动感不足回应“雍融”。

建议……幽香冉冉宁神智。

尾句……“思绪萦怀”嫌累贅。加上“思绪、怀、梦”嫌重复了,未突出荷花的懿态。

建议……气韵翛然入梦中。

气韵……神釆。
翛然……超脱貌。

“气韵”回应“幽香”,“翛然入梦中”回应“宁神智”之下的感觉。

回看建议……

《夏荷》
碧叶婷婷沐晚风,芙蓉出水意雍融。
幽香冉冉宁神智,气韵翛然入梦中。
。。。
以上建议志在指出字与字、句与句、联与联之间关系应密切,互相呼应,令诗脉顺畅,诗气加強。

至於诗意,各人自有感觉,可提意见,多作交流哈!

以上个人意见,作者可不採纳。

ok!
谢谢汤咪老师精彩点评!

《夏荷》
碧叶婷婷沐晚风,芙蓉出水意雍融。
幽香冉冉宁神智,气韵翛然入梦中。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8

帖子

52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2
沙发
发表于 2017-7-12 08:5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第十讲作业
梅副组–溪客
夏夜
月照空楼独自看,萧萧竹影乱心弦。
无凭招得人憔悴,蛙鼓声声尤扰眠。

点评

……木犹:“空”与你“独自”赘述,便是南楼也较空楼合理。 乱心弦来的早了,且与蛙声拢眠重复,取一即可。 何妨首二只写景,结以心乱?  发表于 2017-7-20 11:2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05:3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倚楼听风雨 于 2017-7-19 21:02 编辑

梅08-倚楼听风雨
七绝 夏日亭中                                                                                    
疏云轻漾映湖光,
水榭闲谈柳影长。
倏忽微风平岸起,
吹来菡萏满亭香。

木师点评:
……木犹:“漾”何如“入”(且漾字与后倏忽风来不合,此尚未有风)?

云在水中耳。“闲谈”见人突兀,何如无人,如王静安“有我,无我”之论?

“平岸”二字浪费。“菡萏”岂可吹得?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28 19:51 , Processed in 0.1314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