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发表于 2017-5-10 17:58: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作业 
梅31-紫藤梦影 
1,整理讲义中的例诗: 
1《诗经》 
  关雎   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离骚(第一段)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五古如阮籍的《咏怀》: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寒风振山冈,元云起重阴。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素质由商声,凄怆伤我心。 
4七古如曹丕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5《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6《别范安成》(沈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7五言绝句: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七言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五言律诗: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七言律诗: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雨铃霖(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2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4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渡黄河    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16高阳台   朱彝尊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2,根据讲义叙述诗歌的发展史: 
诗歌是一种文体,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有着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演变过程。一般的文学理论把诗歌的起源分为一下几个方面:游戏说,模仿说和劳动说。所谓“游戏说”是指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玩乐,比如像宋词的一部分起源于酒令一样,一开始就是玩乐的产物。所谓“模仿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求偶行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劳动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劳动的情景,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弹歌》。这三种说法里,收集的不仅仅有民间的诗歌,还有贵族和朝廷的诗歌。分别称为“小雅,大雅,颂”。汇总为《诗经》,共305篇。其中“十五国风”160篇,“小雅大雅”105篇,“颂”40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