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0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山老师讲诗词的合掌,虚实,衬托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211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5:3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燕山老师讲诗词的合掌,虚实,衬托
今天跟大家聊两个问题,先声明哈,我其实也不是很明白,就是自己的见解。第一个问题,关于合掌。这阵子经常有人问,某某句子是不是合掌了。关于这个合掌的问题啊,我觉得诗和对联要区别开来对待。合掌也不是一个死问题,不是画一条线,线这边是没合掌的,线那边的都是合掌的,这个是不合理的,这个线我们也根本画不出来。只是一个上下句离的远近的问题,离太近了我们就判断为合掌,但是这个标准的把握,可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从来不说谁谁句子合掌了,只是说离的近了,或者说有合掌嫌疑,尤其在鉴赏的时候,这个分寸不是太好把握。首先呢,对联里面,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比较严格的对待合掌这个问题的,因为对联就上下两句,不管字数多少,始终是上下两个部分,如果对联里面写的近了,我感觉就太窄了,整个的立意和内涵是通过上下来表现,所以我个人认为,对联不宜太近。下面我们主要聊近体诗里面的对仗句的上下句远近问题。大家知道,诗里的对仗句是为整体立意服务的,我们也称呼为一联一联的,但是这个一联和对联是有区别的,诗里的对仗句是为整体诗的立意服务,或者讲道理,说着描写其他东西来映衬主题,它并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是整个诗的一个部分,尤其在正对的时候,上下句近一些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
使至塞上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看王维这首诗的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很多人论诗的时候认为这一联存在合掌嫌疑,我个人觉得没有合掌,这里是以物映衬人。都是说出塞了,从不同的两个角度,两个事物来映衬这个出塞的事情,所以我认为这不是合掌。如果这句,征蓬出汉塞,车马入胡天。如果这么写,两句都是指一个事物,那肯定是合掌了,这个我们都可以看出来,但王维的原作,我不认为是合掌,类似的句子唐人非常多,尤其是盛唐以前五律繁盛的时候。诗的一联,并不能单独的表示完整的意思。写诗的时候,尤其景衬事衬的时候,正对的情况下,出现两句反应一个意思的情况是很多的,当然古人也说了,正对不好,建议反对,但是正对的句子依然占了近体诗大概六成的数量。七言也很多,比如杜甫的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这其实也是说的一个意思,只是从不同的人来说,王维那个是从不同的物来说的。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多读古人作品,去自己掌握尺度,很难统一标准,远近自己掌握。古诗中正对非常多,我个人观点这个不是合掌,但是如果在对联里面可能就有点过于近了。大家自己掌握尺度吧,这个线很难画。
下面一个问题,关于虚实,挤和宽的问题。
我们写诗词的时候,不是要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吗,今天我用盆景理论来解释挤和宽,虚和实。盆景呢,他这个制作过程,古人总结了两个很重要的理论。盆景大概最早有证据有古墓出土的壁画一类的证据的,应该最早是唐朝出现的,但是那个时候很粗糙造型,最繁盛应该是明清时期,尤其清朝很繁盛,形成了海派,江浙派系,川派等几个比较出名的派系。
盆景的第一句话,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
大家看上面那个盆景,树的栽插是有规律的,左边一处集中,右边一处集中,中间很舒朗,疏密有致。这个就和我们平时写诗的时候,句子的疏密宽挤有关联了。
山居秋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还是王维的,用王维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个人推崇唐诗,所以我对宋诗不太熟悉,学写诗,王维是不可错过的人。若说盛唐谁诗名最盛,毫无疑问是王维。我们看中二联,诗里面的疏和密主要体现在中二联的变化。那么疏密和宽挤都是指的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指的物象,句子中明确写出来的还有透露出来的物象,一般都是实词表示。那么可能大家会问,都是五个字,再挤还能挤到哪去?不错,字数是有限的,但是包含的内容是不确定的,物象之间的组合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背景和画面,里面的物象不是只表面上写出来的这些,古人讲究句中藏字,字中藏意。不但有表面直接出场的算,隐藏的也算,凡是我们看完能具体在脑海中组成画面的因素都包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看王维这个中二联,颔联,上句说了明月,松,两物象形成了一个画面,下联说泉水和石形成了一个画面,两个画面是重合的,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图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王维名不虚传哈。那么看颔联这两句,描写完,我们看了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就出来了,相对来说比较疏朗,想象一下。物象不多,一共四种,且比较宏阔一些,画面的氛围和环境是疏朗的,这就是疏处可走马的道理。那么我们再看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分句,竹子,美女,还有什么呢?还有竹子的呼啦哗啦的响动,这就不单单是视觉效果,还有听觉效果,再有浣女,怎么判断的?为什么不是隔壁的大黄狗回来了呢?这个需要另外的事情来判断,第一是浣纱女的语言,他们应该在聊天说话,从听觉来判断,另一方面可能看到他们端着盆和刚洗过的衣服回来了,所以并不是只听见竹子想,没有别的,然后看都不看就说浣纱女回来了,是有隐藏的线索在里面。那么我们看,这个句子里面体现的物和包括听到的东西是不是就很多,很繁杂?这就是密,密不透风。几乎每个字都或明或暗的表示了一些物象,声音也包括哈,也是象。所以这个就很密实。下句,莲动下渔舟也是如此,可能还有渔具渔网或者采莲的工具箩筐等等。王维这首诗,通过颔联和颈联的疏密配合使用,让我们读起来有变化,有灵动感,不板滞,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王维颈联还继续唠叨颔联那些景物,然后还是很疏朗的树木山石,这就很板滞了。这就是句子之间的疏密有致,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我也不是能很清楚的表述我想要说的东西,所以肯定是挂一漏万的,大家要自己去体会了。
下面一个问题,关于虚实
还是用盆景来表示,上面那个属于水旱盆景,这个属于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一般是以土丘和树木组成,树木之间疏密有致,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那么下面这个是山水盆景,讲究虚实搭配。而且特别注重衬托。这些都是和我们学写诗词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山水盆景也有两句话,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两句话,上句说的是实,实实在在的需要个石头放那里,下句说的是虚,不一定有水,其实就是留白的地方。这个虚实搭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境界。大家看一下那个图,如果用石头堆满了整个盘子,是什么效果?恐怕就是一堆石头的感觉了。关于这个写诗的时候虚实搭配,做的最好的是杜甫。一般来说,景事是实,情理是虚,这个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了,包括古典大群,前几天好像也是说过这个虚实的问题,那我这里不展开了,大家可以查看杜甫的诗,我记得鸟兄还特别在这里说过杜甫诗的虚实搭配。下面主要说衬托。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看这两句话,一峰,这个峰说的就是一块石头,大的也不过一二尺,小的别说了,一个山就手指头那么大,那么怎么能让人看了有泰山,华山那么高大雄伟呢?下句,一勺,是一勺水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盘子里只能装一勺水,但是却要达到万里江湖的感觉,这个怎么整呢?答案就是衬托。比如,一块儿一尺高的石头做了一个山,我们对山的理解是,山有大小,有珠穆朗玛峰那么大的,也有我们家门口大土堆那么小的,怎么判别?山的大小是不定的,而且区别很大。那我们就用固定大小的,大小变化不大的事物来衬托。比如人,人大的胖丫那么大,小的小鱼那么大,但是总体不会差很多。那么好,我们用其他东西做一个人的形状放山的旁边,或者做牛啊,马啊,羊啊,这些我们熟悉的大小的东西在旁边,我们就能想象到这个山的大小。比如我做一个十厘米的胖丫放旁边,这个山就不是很大了感觉,就是个小山或者大石头。如果我做一个小鱼,就米粒这么大放旁边,那这个山可就高了,大家想象是不是这个道理,衬托对比。
大家看这个是用什么衬托的?房子,稻田地是吧,桥,其实这个盆景做的还是有欠缺,就是桥太大了,这个桥肯定是武汉长江大桥。中间留白的地方是一条河,而且很长的河,也是通过山势的隐藏达到很长的效果的,看不到头的时候,有遮挡的时候,人就会去想象,这就是诗词中的藏。一勺则江湖万里,就是这么出来的,另外里面有船,渔船。用确定的,熟悉的物来衬托不确定的东西。
比如辛弃疾的,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这里,上句说水大,有多大?浮天,天我们很熟悉,就这一个,水有大小,所以用这个衬托水大。云,大小不一,这里山是作为固定物体看的,一般山不会很小,尤其在挡住浮天水的山,这里说这个云啊黑压压的有多少云呢?埋了一半山。说明风雨欲来,乌云密布。这个就是衬托。好了,大家体会一下吧,需要自己去理解,我这嘴扯淡还行,想说点正经的,总是词不达意,表述不清楚,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话题和思考路线,大家多看看体会下。通过自己理解我们会有有差别的去体会,这样诗就会百花齐放,根源是一样的,开出来的花可能各不相同,但是都是装点春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长发匆匆盘起,浮生处处艰辛。当时年少入寒门。念他根骨好,贫贱不尤人。
不计三更劳顿,隙时修习诗文。行间字里尽纯真。弱鱼穿激浪,江海任浮沉。
--忆雨轩师傅赠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1-13 15:07 , Processed in 0.0935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