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竹 于 2023-2-11 09:13 编辑
词研第二十四讲作业
桃溪12文竹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阅读: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size=0.16]
2、 译文:
译文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
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晨晓春光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
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3、简析:
这首词,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品的开头描绘出初春好景象:“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词人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派新春景象,
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宛如一幅斑斓的绘画,起拍以下三句有着迷人的色彩和构图。看那江梅花朵和蓓蕾相间,梅枝与新蕊互衬,愈发显得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这些共同组成了一幅娇妍的春意图,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希望。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碧云笼碾,即碾茶。宋人吃茶都是先碾后煮。碧云是形容茶色。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它使女词人为之陶醉。她兴致勃勃地取出名贵的“碧云”茶团,碾碎煎煮。词人本想一边品茗,一边回味早晨的梦境。哪知一经重温“晓梦”,惊破了品尝茶香的雅兴。“惊破一瓯春”的“春”字,语意双关,不仅形容出茶色的纯正,香气的馥郁,更暗示了词人的“晓梦”是与一种春景春情有关。
词的下片承“晓梦”而转入对“黄昏”景象的描绘,侧重表现春日黄昏的美好:“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对每一个春天,她都不肯虚度。此处特意提出“今春”,表明今年一定要特别地经意,这就将惜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感情推向了高潮。
统观全词,上下两片,一早一晚,布局精严。虽然每一片都是由景及人,但通篇读来词意层层递进,情感节节发展。上一片如花含苞,味之无穷;下一片如百花竞放,感情浓烈。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这首词也很有特点。既有“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等浅白直露的口语,显示了易安词淡笔点染,自然隽永的风韵;也有“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等精炼的对句,显示了易安词的炼句炼意之功。特别是“压”与“铺”两个字锻炼精妙,“铺”又与“压”在用墨的浓淡、轻重、明暗、虚实上相互辉映,使得整个画面体现出朦胧和谐之美。
二、互评:
系裙腰 梅前有思
文/云儿依旧
窗前梦醒一枝梅。风摇影,展新姿。珠帘开处香濡袖,晕缕缕思。月淡淡、似颦眉。
那年花下相依鬓,盟尽诺、漫吟辞。而今奈卜缘深浅,试问归期。叹春已近,有谁知。
(一)读解:
窗前梦醒一枝梅。风摇影,展新姿。首拍以景起笔,梅花在风中摇曳,美哉,表述不错。风摇影,应是:顿号。
因为这是小的并列词语, 所以写作时惯用顿号。
次拍,珠帘开处香濡袖,晕缕缕思。 梅的香气沁袖,上分句,清词丽句,意思明了,很好。
下分句,晕缕缕思。意思能理解,但(晕)字,百度上有两种解释:1.晕(yun一声):头脑昏乱。昏迷。
2.晕(yun四声):光影或色泽周围逐渐模糊的部分;日月周围的光圈;头脑发昏。
不知云儿师用在这儿的是l哪一种?个见哈,不管是哪一种,均欠稳妥。 结拍,月淡淡 、似颦眉。一弯新月似柳眉。
比喻形象。月淡淡 、 应是:逗号。这是因为这个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要需停顿,用逗号。
下片,那年花下相依鬓,盟尽诺、漫吟辞。虚写, 回忆以前花前月下相互依偎,山石海盟,诗词吟唱,时光美好。
而今奈卜缘深浅,试问归期。而今难卜缘分深浅,问讯何时才能回来。叹春已近,有谁知。感慨春天即将来临,可我的思念有谁知道。
(二)浅评:
总体不错。这是一首感怀诗。这首词显著特点是运用借景抒情的方式。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表现了作者触景生情,回忆起当年的美好情景。由当年的相依相偎,山盟海誓而回到如今,君在远方,不知归期,无奈用占卜测缘分深浅。引发作者感叹春天就要来了,而我的心思能有谁知。 主旨明确,布局合理,含蓄委婉,意象浑然一体。
遣词造句尚有提升的空间,注意语句间的标点符号。以上浅评仅供参考,因我也在学习中。
三、系裙腰 姮娥
文竹
茫茫星夜望云天。婆娑影、玉轮圆。琼楼玉宇何人伴,叹那婵娟。广寒冷,泪潸然。
欲诉相思传音信 ,家乡渺、向谁边。曾经携手林阴下,正柳丝鲜。看归燕舞,语缠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