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十一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11#
发表于 前天 01:3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第十一讲作业
雪烟~楚云
一 分析词牌《高阳台》
双调一百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音节舒缓,上片起拍宜用对偶,
   
上下片七句前三后四句式,风格哀婉,适合表达各种细腻情感

二  填词
高阳台     情之折痕
/楚云
绿涨苏堤,燕横柳岸,黄昏收尽烟霞。浅浅轻风,且梳旧约如纱。柔橹摇碎清江水,一溪云,叠落清嘉。叹浮生,几许春秋,皆已沉沙。

流年未解丁香结,纵千般思绪,亦负秾华。情若折痕,便教人各天涯。垂杨斜倚无人共,算如今,沽酒长嗟。念空空,鬓角飞霜,独听残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6

帖子

150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02
12#
发表于 前天 05: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波涟漪情。 于 2025-4-17 09:38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十一讲作业: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1.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分析过程:
高阳台为双调一百字词牌,以刘镇《庆春泽·丙子元夕》为正体,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其别称包括《庆春泽慢》《庆宫春》等,均源自战国楚辞《高唐赋》中楚怀王梦遇神女的典故。
格律特点
句式结构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字数固定。
韵律要求 :平韵为主,部分作品后段可能用五平韵或五平韵变体。
代表格律 :中仄平平、中平仄仄等基本句式,但具体划分因作品而异。
代表作品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通过“锦步承莲,彩云簇仗难寻”等句描绘西湖春景,情感细腻。
吴文英《高阳台·落梅》:以“宫粉雕痕,仙云堕影”展现落梅意境,意境深远。
林士模《高阳台·秋宵寄友》:通过“月冷霜清,雁归蛩病”表达孤寂思念,情感真挚。
起源 :取自楚辞《高唐赋》,后经刘镇、吴文英等词人发展,成为宋代婉约词常用词牌。
流传 :南宋时期广泛流行,至清代仍被文人创作,如吴湖帆《高阳台·柳浪闻莺》。
其他说明
该词牌名在宋代文人中具有特殊地位,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春日感怀等主题,如蒋捷《高阳台·送翠英》中的“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
2.分析结果:
《高阳台》一调为小令入慢词最适合之牌子,以其声韵平缓最宜抒情,三四六七句,句式错落,尤能收运思铺排之功。要在疏宕有致,忌松散脱题,有推得出拉得转之力方称本色。起手四字作对须精练,歇拍宜含未尽之意,为下片推进或翻转留有话题。下片换头最为起调,或天边拈来,或冷处插入,要皆以序下数句承接得住,发上片未尽之情更进一步,是为得体。遣词造语,著意前后回互,远为照应,结拍落笔虚处,为最上乘。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暮春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高阳台*暮春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乱絮纷飞,残花散落,雀儿啼叫枝头。柳拂荷塘,红裙思绪难收。独斟绿蚁吟诗句,望海滩、一地沙鸥。问青天,何日堤前,悄系归舟。
桃开十里曾同赏,有清香染袖,彩蝶盈眸。玉手相携,耳边细语温柔。而今分别三年整,寄云笺、遥慰离愁。盼佳期,慢抚瑶琴,雅韵悠悠。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7

帖子

421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14
13#
发表于 前天 08:0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十一讲作业:
雪烟-慕容瑞西
1.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
1. 词牌《高阳台》又名《庆春泽》,首见北宋晏几道《小山词》,双调慢词,定格100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一韵到底,属婉约词风典型词牌。
2. 起拍二句需工对,整体以景起、景结为常式。由于其格律特点,节奏较为舒缓,适合词人细腻地抒发内心情感。
3. 整体风格以婉约、细腻、哀怨为主,适合表达多种情感,如伤春悲秋、离情别绪、身世感慨、家国之思等。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暮春
雪烟-慕容瑞西
絮点青衫,莺啼粉陌,东风暗老春笺。落尽繁红,空阶碎影斑斑。荼蘼架下香初减,叹流光、总负华年。恁伤怀,半卷湘帘,一盏凄然。

浮生已作飘蓬客,任杨花似雪,别绪萦牵。岁月销磨,催成镜里霜颜。故园梦绕千山外,剩残更、泪湿罗纨。问归时,万里柔桑,又绿当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14#
发表于 前天 11:2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十一讲作业:
雪烟35-不可耐
1.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
1. 词牌《高阳台》又名《庆春泽》,首见北宋晏几道《小山词》,双调慢词,定格100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一韵到底,属婉约词风典型词牌。
2. 起拍二句需工对,整体以景起、景结为常式。由于其格律特点,节奏较为舒缓,适合词人细腻地抒发内心情感。
3. 整体风格以婉约、细腻、哀怨为主,适合表达多种情感,如伤春悲秋、离情别绪、身世感慨、家国之思等。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春暮
雪烟35-不可耐
雨已消停,风犹得瑟,花心揉破揉残。得瑟风中,春深老步蹒跚。一溪流水浮香去,淌时光,年复年年。任余霞,滑落山尖,兀自凭栏。
子规不见迟来月,故无端惹事,乱触心弦。墨渍笺尘,疮痍只作清欢。柳丝垂坠纤纤手,却何曾、拽住离船。月弯弯,月又圆圆,无语空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4
15#
发表于 前天 16: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十一讲作业

1. 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 起源与别名:
   《高阳台》又名《庆春泽》,为宋代新声词调。其名或与楚地高唐台观典故有关,如宋玉《高唐赋》中的“阳台”意象,多寄寓离情别绪。但具体得名已不可考,现存最早词作为张先所作,南宋后渐成常用词牌。

2. 经典作品
   南宋词人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接叶巢莺,平波卷絮”)为千古名篇,以亡国哀思入词,奠定此调沉郁苍凉的基调。此外,周密、王沂孙、吴文英等亦留有佳作。

二、格律分析
1. 基本格式
   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亦有变体为上下片各十一句)。
   平仄规律:以平声韵为主,句式错落,多用四、六字句,节奏舒缓。  
   例举张炎词格律(以《词律》为据):  
     ```
     (上片)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下片)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
2. 结构特点
   起承转合清晰:上片多以写景起兴,下片转入抒情,末句常以景结情。  
   对仗与领字:上片第三、四句(如“接叶巢莺,平波卷絮”)多用对仗;下片首句常用一字领(如“更凄然”),增强顿挫感。
三、题材与情感表达
1. 传统主题
   怀古伤今:如张炎借西湖春色抒亡国之痛,王沂孙咏落叶寄故国之思。  
   羁旅愁思:如刘镇“灯火雨中船”写漂泊孤寂。  
   咏物寄意:周密咏梅“雪空冷浸玉魂”,暗喻高洁品格。

2. 情感基调
   因句式较长、韵脚疏朗,适宜表达深沉、绵长的情感,如苍凉、怅惘、幽怨等,少见明快欢愉之作。

四、艺术手法
1. 意象选择
   多用冷色调意象(如“荒桥断浦”“苔深韦曲”)与衰败之景(如“飞花”“孤雁”),强化哀婉氛围。
2. 时空交错
   常通过今昔对比(如“当年燕子知何处”)拓展意境,如张炎词中“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将个人之悲融入历史沧桑。
3. 比兴寄托
   南宋遗民词人善用比兴,如以“西湖春感”隐喻国运衰微,形成“空中传恨”的含蓄风格。

五、填词要点总结
1. 布局建议
   上片铺陈场景,下片深化情感,结尾需余韵悠长。  
    注意领字(如“更”“纵”)与对仗句的运用,避免结构松散。

2. 避忌
    忌用俚俗语言,宜保持典雅;  
   忌情感直露,需借景寓情,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
六、结论
《高阳台》作为长调词牌,以其苍凉沉郁的基调、严谨的格律结构和深厚的比兴传统,成为南宋后文人抒写家国情怀与身世之悲的重要载体。其艺术魅力在于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兴亡交织,形成“清空骚雅”的独特意境,对后世词创作影响深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    暮春
雪烟03-山水一壶
絮接云津,香消曲陌,赖听莺语千山。
瘦却榆钱,买春落落塘前。
东风暗剪胭脂色,散一园、蝶怨蜂叹。
更何堪,舞雪吹绵,两鬓成斑。

曾经多少清幽里,忆村头种豆,岭上寻兰。
半晌随心,几回风过幽田。
玉笙吹彻梨云冷,觉归来、倦对虚阑。
漫留连,数点残红,乱了流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4

帖子

9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50
16#
发表于 前天 17:5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十一讲作业:
雪烟01-梅欣
1.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
1. 词牌《高阳台》又名《庆春泽》,首见北宋晏几道《小山词》,双调慢词,定格100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一韵到底,属婉约词风典型词牌。
2. 起拍二句需工对,整体以景起、景结为常式。由于其格律特点,节奏较为舒缓,适合词人细腻地抒发内心情感。
3. 整体风格以婉约、细腻、哀怨为主,适合表达多种情感,如伤春悲秋、离情别绪、身世感慨、家国之思等。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暮春
雪烟01-梅欣
落絮翻飞,余红淡扫,东风暗换年华。小径苔深,荷塘几处新芽。荼蘼架上花如雪,正阑珊、旧事将赊。叹芳菲,一瞬凋零,付与尘沙。
人生恰似春光老,看青丝霜染,前路堪嗟。驹隙如流,匆匆辗转韶华。且将浊酒酬残景,念曾经、纯稚无邪。望遥山,一抹斜阳,梦绕烟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456

帖子

61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85
17#
发表于 前天 19:5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02-倾城第十一讲作业
1.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高阳台》词谱
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韵)中中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韵)中中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审《高阳台》词牌
高阳台,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十句四平韵(或变体五平韵),属中长调。其名源于战国宋玉《高唐赋》中“阳台”意象,声情绵邈悠长,适宜表达细腻深婉的情感。
①格式:双调一百字,入“双调”。以刘镇体为正格
②句数:上下片各十句
③句式:4464677344,7544677344。其中上片的第七句和下片的第七句为上三下四的肩头句。
④押韵:押平韵,一韵到底。分别在上下片的第三第五第七第十句上。
⑤领字:下片第二句为一字领后两个四字句。
⑥对偶:可四处对偶,上片的一他和二句、九和十句,下片的二和三句,九和十句,最少一半做到对偶,其它的流水。
⑦换头:不一样,上片首句四个字,下片首句七个字,注意句式的变化。
⑧声情:舒缓婉转,含蓄深沉。
⑨题材: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怀古,咏史,咏物等。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题四
高阳台.暮春听雨

雪烟倾城
玉溅庭阶,苔延水榭,黄昏细雨挼挲。数点残红,迂回欲近烟萝。频移碎步幽香缓,未迎前、风掷飞梭。怨溟濛,瘦损东君,瘦损娇娥。
夜来滴滴敲窗牖,恐陶笺洇湿,端砚难磨。深掩重门,一犁春事蹉跎。推开去岁双双影,恨毛锥、偏画韦驮。任孤灯,旧梦摇来,落在南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4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8
18#
发表于 前天 22: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痴心不改 于 2025-4-18 13:55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十一讲作业
雪烟组18痴心不改
一.分析词牌《高阳台》
高阳台,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双调,前后段各十句。押平声韵,前后段各四平韵。多处可对仗,增强形式美感与节奏感,属中长调。其名源于战国宋玉《高唐赋》中“阳台”意象,声情绵邈悠长,适宜表达细腻深婉的情感。
二,填词
《高阳台*暮春》
杨柳飞花,江河带雨,绿肥红瘦纷纷。杜宇频催,声声凄切穿云。山前流水蜿蜒去,任东风、一路同奔。数芳华,影落香消,悄去无痕。
岁时更替添新景,总诗笺染墨,香茗亲温。点点乡愁,化丹青约来春。纵然客里多惆怅,有相思,融进佳文。且今朝,逸韵长留,独倚黄昏。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48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6
19#
发表于 前天 23:2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题:分析词牌《高阳台》
1. 词牌《高阳台》又名《庆春泽》,首见北宋晏几道《小山词》,双调慢词,定格100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一韵到底,属婉约词风典型词牌。
2. 起拍二句需工对,整体以景起、景结为常式。由于其格律特点,节奏较为舒缓,适合词人细腻地抒发内心情感。

第二题:填词
《高阳台》赠别
寂静而开,悠然坠落,为谁独立西风?傲骨天生,难与世俗相融。人间几度繁华谢,自不闻、欲也成空。看流年、来去如常,依旧匆匆。
深山一遇成知己,有寒香细细,月色朦朦。浴雪清姿,芳菲落尽花红。思量许是前缘结,故相逢、笑染愁容。把今生、若梦年华,共此君同。
青山故里  常捧诗书在手
岚翠林间  还将世路于心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11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4
20#
发表于 昨天 0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十七 于 2025-4-19 21:05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11讲作业:
雪烟17-十七
1.分析词牌《高阳台》《高阳台》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等。
1、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另有变体,亦是一百字,前段四平韵,后段五平韵。
2、此调新声北宋,流行于南宋后期,入商调。
3、此调为换头曲。韵位疏密适当,句式多用律句。凡韵处连用两平生字,因此音韵极为和谐流美。个性突出。
4、上片首拍四字句须对仗。
5、上片三拍承句有三字领或三字读。
6、下片首拍承句有领字。
7、此韵无叠句。

2.填词
高阳台  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柳眼初黄,桃腮渐粉,小莺枝上轻啼。细草侵阶,疏帘半掩低垂。炉烟淡转游丝里,有佳人、独对清闺。到黄昏,一点闲愁,悄上双眉。
夜来惊梦潺潺雨,怅山高水远,回首无期。客路风尘,更牵离恨因谁。销魂最在春深处,故人心、切莫相违。怕东风,落尽杨花,折遍芳菲。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19 23:26 , Processed in 0.1201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