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倚楼听风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十红鲤老师第九讲梅组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21#
发表于 2017-12-20 21:31: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七绝   祖孙相守
沧海桑田-梅18
娇孙梦里喊亲娘
祖母无言望远方
虽道别离为幸福
难于陪伴在身旁
















娇孙梦里喊亲娘
祖母无言望远方
虽道别离为幸福
难于陪伴在身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9:22:48 | 只看该作者
浅尝由之 发表于 2017-12-13 23:35
梅23-浅尝由之
三回第九讲作业:
童忆(七绝)

风林浅评;
本首小诗,整体脉络还是可以的,唯有诗题和正文有些偏离,除了起句和诗题有关,其他看不出有何联系,不过除开诗题,整体看,起承递进的不错,凝眸过于雕琢,可再打磨,转的不错,路用纷飞不妥,合的意不错,可但求 故土 两 相宜 词组好别扭的感觉。注意小细节再打磨一下,一定会更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9:23:31 | 只看该作者
秀儿 发表于 2017-12-14 10:09
梅09-秀儿的作业:

风林浅评;
首联, 落日山乡只影斜,双亲何月可归家。前分句可,后分句如果是一种期盼的意会不会更好一些。颔联,唯听电话情如蜜,遥望星河心似麻。意到了,字词还需再凝练一下,比如心似麻。不合适儿童的心境。颈联,圈里羔羊母尚伴,门前孤仔泪时哗。运用对比的手法,引发读者的思绪,有读下去的欲望,转的比较成功,尾联,东君能否开青眼,时遣春风暖苦丫。尾联借喻东风喻温暖,恰到好处,本律,有情取胜,字词的瑕疵反而不被注意,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9:23:45 | 只看该作者
清幽@ 发表于 2017-12-14 10:47
诗十红鲤老师第九讲作业
梅10-清幽
七绝*留守儿童

风林浅评,
好有画面感的一首小诗, 虽然言语直白了些,但不失调皮生动。起承孤灯,懒问刻画出一个留守孩子的外在形象和内心的活动,非常不错的,转合,牵挂事,盼双亲交代留守儿童的期盼和等待的心情。又是一首不错的小诗,以真情实感取胜,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5:30:45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灿烂 发表于 2017-12-15 13:05
梅22阳光灿烂
七绝·留守儿童
除夕门前望村口,

梅22阳光灿烂
        七绝·留守儿童
除夕门前望村口,不思茶饭盼双亲。
奈何飞雪封山路,相见银屏泪满巾。
——评:阳光灿烂的这次作业还可以,主题明确,脉络流畅,语句通顺,朗朗上口,且格律正确。只是太平铺直叙了点,口语化了点。这方面会随着讲义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改进的。注意多读些古律绝句,分析一下律诗的语法结构与白话散文语法结构的区别,就会从中有所领悟。所谓诗家语,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语法结构问题和比兴、象征、通感、夸张、双关、借代等表达技巧问题。比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句意实为:流水洗客心,霜钟有余响,乃主语与宾语的倒置。又如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昨日山有信,……东溪忆汝处……”如果改成“昨天家来信”和“东溪想你处”,岂不散文口语化了吗?再如杜甫的“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夸张竹子有香味;李白的“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比喻夸张雪花含香,其中把春风吹落片片香倒置为“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以“浮云”呼应“游子”,以“落日”映衬“故人”,联想的多有情趣啊!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希望你和我们梅组学员们百度一下诗家语的语法结构、表达技巧等特点、长处和审美观。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5:32:25 | 只看该作者
浅夏淡雅 发表于 2017-12-15 16:16
古典诗十红鲤老师第九讲作业
梅-浅夏淡雅

  五律*留守儿童
      文/浅夏淡雅
村外小儿郎,痴痴望远方 。
寒风邀月色,对影诉心伤。
梦里亲人在,醒来泪两行。
阿婆常作伴,日夜想爹娘。
——浅夏淡雅这首诗通过村外痴痴望和寒风月色对影诉这两个意境,加之颈联的梦和泪,展现了留守儿童思念双亲的感人情景。取景选象造势都可以。立意明确,语言流畅,格律无误。五律比七律难写,有如此进步,大赞!问题有两点:(一)律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中间两联要对仗。但是颔联“寒风——对影”,颈联“亲人-在——泪-两行”明显不对仗。所以,此诗只能称作古风或五古。(二)意思重复,尾联尤其是结句多余。前三联已经充足表达了留守儿童思念爹娘之意,没必要再在结句重述。爹娘二字可以放在颈联上句里,即“梦里爹娘在”,下句往“醒来泪水长”方面修改(这里只是提示,不是必须,严格讲“爹娘”并列结构与“泪水”偏正结构不算工对)。这样既深化了思念之情,又点明了思念的对象是双亲,还起到了转的作用。尾联最好换个思路,丢掉重写,也可以只改结句。


评阅老师-文轩居士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19:32:56 | 只看该作者
梅37-傍晚的朝阳 发表于 2017-12-16 16:21
题留守儿童
梅17-傍晚的朝阳
听说京城遣外乡,

这第一首诗的结句叹什么呢,叹字来的无理由,起承转虽说句子组织的平白无奇,却能表达出留守儿童的思盼心情,章法上不见转折,而是放到结句,这称以结带转,

第二首写了自己的心情,孩子远在家乡写作业,自己也在写诗词学院的作业,当看到诗词学院的作业要求为留守儿童的主题时,不由想到了家里的孩子独自一个人在写作业,一年年的难得见孩子一面,只有孩子一人守在家中,这首诗情意切,不过句子缺乏锤炼,首句留直接挤韵了,两首诗句都是平白无奇中透着情真意切,在遣词造句方面还是要多下功夫。

评阅老师——海纳百川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19:36:16 | 只看该作者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7-12-16 01:09
古典诗十红鲤老师第九讲作业

梅19-朝花夕拾

这首诗虽然主旨也是留守儿童,却是脱题的,为什么说既然也是留守儿童却脱题呢,首先要看表达是什么,这首诗主旨表达了一种凄切,而不是留守儿童的艰辛与思盼,先把脱题是否放一边,看看诗意的组成,首句,(三岁儿童何罪有)直接切入,用明起,又加之句子组织不精炼,这样的起句很难为下面铺垫,承句往下衔接,(手持熊具死床头)这个熊具不是太理想,转句遥遥数日,也说明了父母的距离,结句回到家后的情景,全诗虽说情真意切,却不出彩,为什么,这就是遣词造句的功夫不到位,句子组织的缺乏锤炼,不过这些不是朝夕之功的,不必过于急躁,脉络发展布局结构这些先掌握了就已经不错了。努力吧评阅老师——海纳百川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主题

245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33
2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19:39:59 | 只看该作者
凤儿呢喃 发表于 2017-12-15 17:42
古典诗十红鲤老师第九讲做业

思亲

凤儿这首诗,先说首句的韵字,垠,在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意思,广地两字也有相同的意思,这样分析一下,这个韵字是不是属于凑韵啊,也与全诗不搭,如果承句继续拓展景色,或把诗拉近,让有能表达书信或思盼的物象进入诗中,转句再如现在这样转,那全诗脉络就有了,也就是说承句切入点不对,过早了些。因为起句说的景色,承句马上盼双亲,就显得这个盼突兀了。脉络分析完了,咱们再看句子中遣词造句,(望穿天际)是不是太过了,(多回)一是白,二,是窄,可能因受格律限制,产生了一字难求,(终)这个字,完结,终了,你是在梦里,怎么会是真实的相见呢,这是不可能的,(泪湿巾)用在留守儿童的身上就过了些,留守儿童虽然自主能力很强,到头来终是儿童稚嫩的心理,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情的。这些地方尽量修改推敲。

评阅老师——海纳百川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9-28 08:28 , Processed in 0.1246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