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四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

主题

646

帖子

26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1
31#
发表于 2022-7-29 10:07:05 | 只看该作者
词研班第一期第四讲作业:
桃蹊09-清风秋月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长亭短亭
宋代      戴复古
长亭短亭。春风酒醒。无端惹起离情。有黄鹂数声。
芙蓉绣茵。江山画屏。梦中昨夜分明。悔先行一程。
译读: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长亭,和煦春风吹醒送别的酒,黄鹂的叫声勾起回忆,让人伤心。
花开灿烂,绿草如茵,风景秀美如画的故乡,在梦境中是如此的清晰,后悔离去时的脚步太快。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原玉:醉太平 • 入伏后多雨
桃蹊5-心印自然
蝉嘶渴喉,人如喘牛。炎蒸难避堪愁,恰天河倒流。
滂沱渐收,廉纤未休。风来一缕飕飕,这清凉似秋。
问好心印自然老师,清风试评,不当之处包涵。
词作读来是一幅现实主义写实作品,贴近生活,描摹现实,生趣夸张的用语,有太白浪漫之风。格律韵部无误,双结句均用领字,点赞。
起拍前三句写的是让人忍受不了的炎热,跟老师题目多雨关联不大。歇拍句大雨突然就来了,跟前面意脉有断,天河倒流来的突兀。过片句滂沱跟廉纤,语境上有冲突,结合上下文也不应该是对比句的意思吧?
个人认为:短短一首小令,可供腾挪的空间太小,从炎热难耐~滂沱大雨~清凉似秋,时空转换太快,说了太多,反倒不如抓住一个点来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1

帖子

9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0
32#
发表于 2022-7-29 10:12:3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期第三讲作业
桃蹊10-江沉鱼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春晚
作者:辛弃疾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翻译简析:
“态浓意远”,原是杜甫《丽人行》中的成句,用以表现丽人的姿态凝重、神情高雅,其身份也于此可见。“眉颦笑浅”,写她虽愁也只略皱眉头,虽喜也只略展笑颜,非轻浮放纵之流可比,其教养也于此可见。“薄罗衣窄絮风软”,既写服妆,也写时光。北宋诗人蔡襄《八月九日诗》:“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而当“絮风”轻“软”之时,正好穿那窄窄的“薄罗衣”。“罗”那么“薄”,“衣”那么“窄”,其轮廓之分明,体态之轻盈,已不言而喻。徐步出闺,迎面吹来的是飘荡着朵朵柳絮的软风,不知她又有什么感触。“鬓云欺翠卷”一句,颇难索解。如果把“翠卷”看作“欺”的宾语,那它便是一个名词,可是实际上并没名叫“翠卷”的东西。那个“翠”字,看来也取自杜甫的《丽人行》。《丽人行》写丽人“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是说用翠玉制成的盍叶垂在鬓边。盍叶,是妇女的一种头饰。“鬓云欺翠卷”就语法说,“鬓云”是主语,“卷”是谓语,“欺翠”则是动宾结构的状语,修饰“卷”。“欺”,在这里是“压”或“淹没”的意思,“翠”,即指翠玉制的盍叶。全句写那位女性鬓发如云,“卷”得蓬松而又低垂,以致淹没了盍叶。

  下片头两句似乎单纯写环境、写景物,实则用以烘托人物。第一句是说她走到“南园”,看见“花树春光”,而且感到“暖”。第二句是说她漫步于“南园”的“径里”,看见片片飞红,嗅到阵阵花香,踏着满径榆钱。上片的“絮风”和下片的“春光暖”、“榆钱满”,都传送春天即将消逝的信息,既点《春晚》之题,又暗示女主人公由此引起的情感波澜。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她还是孤零零的,偶然走出深闺,来到“南园”,也无人同游共乐。

  结尾两句,层层转折,曲尽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欲上秋千”,表明一见秋千,又唤回少女的情趣,想荡来荡去,嬉笑作乐。“又惊懒”,表明单身独自,没有心情打秋千。“惊”字、“懒”字,用得十分神妙。“欲上秋千”而终于不想上,并非由于“懒”,偏不肯说出真实原因而委之于“懒”,又加上一个“惊”字。是说连秋千都不想上,竟“懒”到这种地步,自己都感到吃惊。不想打秋千,就归去吧。“且归”一顿,而“休怕晚”又是一层转折。实际情况是想玩又懒得玩,且归又不愿归。深闺那么寂寞,归去也没有意味。于是在“且归”的路上,思潮起伏,愈行愈缓。妙在仍不说明真实原因,仿佛她迷恋归途风光,在家庭中也很自由,回家甚“晚”,也不用“怕”。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  问孤身怎凭
文\香荃
风回梦萦,梅开念倾。多缘花落心惊,更相怜意生。
思卿待卿,当鸣未鸣。长亭莺去凄零,问孤身怎凭。

简评:念倾,可酌;多缘句,承上不足之感,多缘一词,可酌;
下片,当鸣未鸣句,不甚理解,承上句,思卿待卿实为写人,当鸣一句,鸣之一词,似是与上句脱轨了;
后,长亭句,又转回当鸣未鸣,尾结,入情,上片景,下片情,上片状物,下片写人入情,;个人觉得下片,起片物象与后面延展不统一;尤鸣之一字,较为明显。,念倾、多缘个别字词可酌,可磨。
以上,均为个见,如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指证!赏学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5

帖子

17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80
33#
发表于 2022-7-29 12:45:25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一期第四讲作业
桃蹊17-香荃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踏莎行
[宋]晏殊
  细草愁烟 幽花怯露 凭阑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 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 香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 何曾系得行人住 
翻译:
细细的草儿在风中飘动,就像一缕轻烟,令人为其纤细发愁,幽静处的花儿害怕被露水打扰,倚靠在栏杆上总是能想起令人难忘的往事。午时深大的庭院静静地无人在,不时看到成双的海燕飞去。罗衣的带子松弛,香气残留在香炷上。天涯再远也禁不住踏上迢迢的路,吹下的杨柳只知道招惹过往的春风,哪能留得住行人呢。
简析:
这首词的立意是伤春。通过对花草的细致描写,“愁烟”、“怯露”来表达内心的敏锐感受。“带缓罗衣 香残蕙炷”表达着心情的凄凉哀伤,天长路远也禁不住春天离去的脚步,进一步渲染伤春的强烈情绪。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
文\凤笙
花飞水滨,莺啼暮春。倚楼空叹悲呻,恨风侵病身。
担君费神,偷藏泪痕,频移带眼愁魂,对一帘月新。
读解:
花儿落在水边,黄莺在晚春里啼叫,一派凄零的意境。倚靠在楼旁徒然地叹息、呻吟,可恨风邪侵入抱病在身。担心夫君为此劳神操心,偷偷地隐藏泪痕,隐藏抱病的痛苦。病瘦了腰身,时常收紧腰带的孔,时常游移带愁的眼神,不敢被夫君看见。在这样的境况中,时光流逝,唯有与月儿相对,看珠帘外,月儿亏了又盈,旧了又新。
简评:
问好凤笙学友!
景起,起拍对偶工整,是并列关系。水边落花,暮春啼莺,托景融情,造境一片凄零。
第二拍收束前两句,紧承上转而写人,上结更是明白的给出了这般心绪的根由,为下片铺垫。
过片,衔接自然,第一拍对偶,流水关系。与上片的形式有变化,好。“”担君费神,偷藏泪痕,”
如此深情的爱意,令人感动。第二拍进一步延展细写,“频移”便是“偷藏”的具体举动。
煞尾,含蓄耐品,“月新”意指时光逝去。领字“对”表现的是一种静态,建议改用“又”做领字,表现出时光流逝的动态,效果更好些。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深情的闺词。对偶、去声字、领字都好,声情也适宜。学习了。
个见,不当之处,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34#
发表于 2022-7-29 16:05: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风冷画屏 于 2022-7-29 21:20 编辑

第四讲作业: 桃蹊46一西风冷画屏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破阵子 辛弃疾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翻译 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里,为国家和君王效命。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公侯将相原本出身于普通士卒。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辛弃疾写《破阵子》为范如山祝寿又规劝,营意用典之妙,”全词62字,用了范增、范蠡、陈涉、周盘龙、宗悫、子游六典,除周盘龙一典稍为冷僻外,均为熟典,为全词的生动内容的一部分,非耀学无生硬,得蕴藉隽永之妙,远胜于直接议论。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又一春
甜言面羞。心中久留。匆匆几个清秋。竟无人泪流。
山望尽头。心存旧愁。遍思叶落云收。似重经小楼。
问好又一春同学,这是一篇怀人的小词采用的上景下情的写法,咱从头看一遍这首词,甜言面羞,我差点看成了甜面酱呵,为什么?主要可能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甜言蜜语,是表示哄人的话,这里用甜言是不是不妥了,忆也忆不出甜言来,至于面羞还算勉强可以。这么一个形态在心中久久停留,第二句说的通,匆匆句,人家都说几个春秋,春而复秋这算一年,至于清秋合不合适你再斟酌吧,竟无人泪流,这个领字不好在无人时流泪,用只,对等都比竞贴切,再往下看,既然想写景就不要一句景跟一句情了,这样比较乱,就如同这两句,山望尽头,心存旧愁。这就是这样的句子,有愁不见愁,不着一字才最风流。遍思在这里不妥,叶落云收不是思出来,回望 回头,等其它词可以对比下。似重经小楼,这句可以看出有失落有愁。写的不错,但小楼两个字太单薄了,前面无因,只后面有果。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8
35#
发表于 2022-7-29 16:07: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一期第四讲作业桃蹊42梧桐春晓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1)凌波:比喻美人踪迹。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横塘:指贺铸在苏州城内的居室。(2)锦瑟年华,指少年时的欢乐时光。(3)琐窗雕有纹理的窗户。(4)蘅皋指长有香草的水泽,此指先和情人相会、分手的地方。(5梅子黄时雨,江南五月梅子熟时连下数十天霖雨,人称黄梅雨,最添人愁思。   词写对一女子的倾慕之情。凌波美女,罗袜生尘,细步不到横塘,那轻盈的仪态,令词人倾慕。当我望着那飘逸远逝的倩影,何以为怀?惆怅落寞之情油然而生,啊!如许年华,与谁共度?那月下溪桥的徜徉,那花前月下的倾诉,那琐窗雕户的佳人,今在何处?只有春知处,悲凉思念之情令我魂牵梦萦。下阙承上继续写景,天色向晚,暮云氤氲,孤寂如水。无与为欢,肝肠寸断,不尽穷愁。惟见烟草风絮,梅雨如雾。极尽其境岑寂纷乱。,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写出了天下的愁。(2)问好楼上诗友玄汐由于本人是初学对词的理解不同,有不同见解,望海浛。  清樽又温。风欺绿云。月华惊破黄昏。照离愁几人。  思君忆君。消魂断魂。数来枝上啼痕。瘦黄花几分。解析如下:此词景起,那清纯的美酒凉了又温了不记得几次了,晚风微微吹着绿林,第三句时间渐渐晚了,月亮悄悄的出来了,天晚了,这杯酒怎么那么难以下咽,原来是照离愁几人。月华惊破黄昏的惊破二字有动感我理解是字眼。上阙:第四句照离愁几人我认为不是几人,是一人。可改成照离愁恋人。下阙写:我思君忆君消魂断魂,数来枝上啼痕。瘦黄花几分。我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我那恋爱的情人,消魂断魂,无时无刻都在思君念君,思念的心茶饭不思,真的是令我肝肠寸断,愁苦中听着那夜莺也在发出了愁苦的声音。结句瘦黄花几分,借用自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另外词研班碧师讲课说没有规律的重字是不可以的。此词有两个重字,几字。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60

帖子

24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9
36#
发表于 2022-7-29 16:39:1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第4讲作业: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春晚
宋 辛弃疾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一)试译:
她姿态凝重、神情高雅。微笑挂在脸上,一颦一笑举止端庄。絮风轻软中,绮罗锦衣薄而窄,衬托出轻盈美妙的身姿。一头乌发把玉质发饰高高卷起,格外醒目。
移步南园,花树沐浴着阳光,感受着春的温暖。花园的小道上,看见片片飞红,嗅到阵阵花香,踏着满径榆钱。晚春到来了,引发人的伤春情怀。看见秋千,唤起少女情怀,惊喜又懒动,欲上又止,欲罢不能。

(二)解读:这是一首题为《春晚》的闺情之词。全篇采用素描手法,层层铺叙,表现古代深闺女性自有的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上片起拍描写情态,歇拍描写衣容。下片首拍描写晚春游园的小情调,结拍感叹青春逝去,想玩又懒玩的矛盾心理。把一位深闺女性的内心苦闷写得十分真切感人。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 赏荷
桃蹊08—风起的地方
香清粉匀,风摇日熏。芰荷十里殷殷,更流波送颦。
红衫翠裙,偏依故村。倩谁相访牛津,对此忘俗尘。

伊人试评:
(一)风起同学好!词作格律正确无误。
(二)试翻译:
清幽荷池,微风过处,阵阵馨香。绽放的花朵在丽日之下,如红粉佳人一般迷人。举目延览,芰荷碧绿一望无边,令人赏心悦目。
那出水的红荷,一如远在家乡的她,美丽动人。面对如此美景,我想和她一起去天河,来一场牛女神仙会呀,就此忘了俗尘。
(三)试解读
这是以首赏景思人的词作。上片写景,丽日芳池,十里田田,一派夏日清新美景。
下片:由景思人并展开联想,用比喻和想象手法,以“红衫翠裙”比喻记忆中的她。化用宋 杨忆诗“争如灵匹年年别,莫恨牛津隔风辀。”和清 纳兰性德词“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意,表达了夏日赏荷的闲致与淡淡的愁思。  
(四)试评:
1、上片:首拍写近景,歇拍写远景,从视觉和嗅觉角度描写芳池胜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起拍承拍衔接很好,一气呵成。芰荷是两种植物,是否与题目对应起来比较好。
2、下片:总体思路似乎是,面对如此美景,若能与远在故乡的她相见,那真如神仙一般啊,我甘心忘却尘世间的一切。但在过片转接上,在遣词用语上还有所欠缺,以致读起来比较拧巴。比如“偏依”语意不详,“故村”并没有家乡之意。“倩谁”“相访”在衔接思路上也还值得再推敲。
很不错的一首小令,尽管略有微瑕。但瑕不掩瑜。风起老师写得比我好,值得我学习了。我的试评可能讲得不到位,话可能说重了些,请风起同学见谅啊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9

帖子

24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70
37#
发表于 2022-7-29 18:1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婳兮紫若 于 2022-7-29 18:20 编辑

第四讲作业:
桃蹊36-婳兮紫若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四字令(访友不遇)
周密〔宋朝〕
残月半篱。残雪半枝。孤吟自款柴扉。听猿啼鸟啼。
人归未归。无诗有诗。水边伫立多时。问梅花便知。
学译:面对着半篱残月半枝残雪,我独自吟咏着叩打着柴门,听着山中传来猿鸟的啼声。
朋友这时候应该回来却还没回,以为讨论不了诗了没想到如此静美的环境却让我诗兴大发,我究竟在水边伫立等候了多长时间,问梅花就知道了。
简析:这是一首早春月夜访友不遇而写的词,以幽静的环境来表现作者及友人高洁美好的人格。开头两个四字句介绍了时间地点以及环境,可见作者所要拜访的朋友是一位性情淡泊的隐者。残和半用的非常好,因是残月所以月色并不明亮,朦朦胧胧若有若无的照在篱笆上,缔造了一个静谧恬淡的氛围,枝头的雪也化的不多了,这和结句的梅花相照应。六字句是写访,面对如此幽静的环境诗人不觉吟咏起来,边叩打着门扉边听着山中猿鸟的啼叫,此句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仿。
下片写久候友人不归的情态,以为朋友不回来讨论不了诗词,然而面对如此幽静清宁的环境触目之处皆是诗,后两句作者以梅花自喻,伫立多时,既是表达对等候朋友的诚意也是对环境的迷恋,自己的心意自己的高洁只有梅花知道。梅花也回扣起句的残雪,首尾照应。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 晨步
文/小步
晨光尚微,黄鹂未啼。清风一路相随,自舒怀展眉。
韶华半摧,浮心莫颓。偷闲不负相宜,管他人是非。

简解:晨光尚很熹微,黄鹂鸟也没开始啼叫,只有清风一路陪伴着我晨练,清新的空气美好的时光让人心情舒畅眉开眼笑。
美好的年华虽然已经去了一半,心情也不要颓废伤感。挤出空闲时间来散步不辜负这美好的时光,管什么俗世的是是非非。

学评:问好阿步,小词以晨起散步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表明自己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整首词意脉流畅表意清晰,上片写出了清晨时光的清静美好以及自己散步时的愉悦心情,用词造句都没的可挑剔的。下片写面对美好晨光引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面对流逝的青春,作者希望的是能保持心境的平和,等闲相待,而对美好的事物也尽量不错过,更不要流俗,下片意境不错,只是个别字词尚可凝炼,如催、浮、相宜,浮心,指躁动不安的心情,浮用在这里并不合适,相宜,是指所有美好的时光和事物,只是六字句这样表达不知妥不妥当,有待复评老师指点,以上纯属个人理解,有错误的地方敬请复评老师指正并请阿步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6

帖子

15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98
38#
发表于 2022-7-29 19:02:51 | 只看该作者
词研第四讲作业
桃蹊22-阳光灿烂

1.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煎饼,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一、翻译:
小路上红花渐稀,郊野里芳草绿遍,浓密幽暗的树色中,高高的楼台依稀难辩。春风不懂得留住杨花,一任它迷濛飞舞,乱扑行人的脸面。
黄莺藏在翠叶丛中歌唱,朱帘外,燕子呢喃在梁间。一缕香烟从炉中飘出,静静地追着游丝回旋。饮过闷酒做一场忧伤的短梦,醒来时,斜阳已照在深深的庭院。

二.简析:
此词以含蓄清丽的诗笔,抒写了感伤春暮的淡淡哀愁。词中绘景如画,在色彩的选择机映衬上特别讲究,十分谐调,前八句无一字正面描写愁情,仔细品味却句句显示伤春之意。作者又使用象征手法,以杨花的迷濛暗喻愁思的撩乱,饶有风致。全篇意境浑融,语言清丽,格调和婉,艺术方面相当出色。

2.作业互评
醉太平.
文/风与雪
阑干晚风。桃花半红。画桥断水西东。怅云遮远峰。
冰肌玉容。常萦梦中。年年恨不相逢,又愁凝凝笛中。

阳光灿烂问好风与雪诗友!小词以景起,上片第一拍“阑干晚风,桃花半红”二个四言句对仗,交待了季节,时间和地点,很好的写作技巧。第二拍“画桥断水西东"暗示了愁情似流水,如时光一去难返,为第三拍“怅云遮远峰"做为铺垫。也为下片的进一步抒情做了景语的衬托。
下片第一拍“冰肌玉容”以白描的手法,艺术性地刻画了所念之人的高品素洁之貌,很自然地常思常念,常萦梦中。第二拍进一步抒发了思而不见的惆怅,一个恨字和领字"又"加深了主题表达。此词行文流畅,主题突出,词脉贯通。不错,不错!
说点不足吧。桃花半红的半字不太精准,桃花半红是啥概念,有点不明确,画桥断水西东的断字用的不太恰当,流水咋能断呢,作者的意思可能是画桥将流水断了,来表达音信难觅吧。常萦梦中的中字和又愁凝笛中的中字,重韵了吧。最后的结句最好用景结。
以上只是个见,如有不妥处敬请风与雪诗友和众位师兄师弟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2

帖子

8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8
39#
发表于 2022-7-30 13:35:4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班第一期桃蹊组01-过儿第四讲作业
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醉太平》的分析。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答一: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
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这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赏析:
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二作业
醉太平•寄范蠡携西施归五湖
文/过
情生浣纱,人同海涯,浮名利禄流沙,远重湖泛槎。
窗前月斜,舟中烛花,红妆素手娇娃,正细分乳茶。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9

帖子

13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4
40#
发表于 2022-7-31 09:57:4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班第四讲作业:
桃蹊26-小落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
刘过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简析:
词的主旨在于相思忆别。上阕为下阕作了铺垫,下阕是上阕的发展和深化。起首二句从内心和外貌两个方面刻画女子的形象:感情真挚,思想真诚。用“眉长鬓青”, 把她美丽的容貌刻画出来。古代女子以长眉为美。这里仅以寥寥四字,把人物的主要特征两道修眉,一头秀发,非常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没有浓墨重涂,而只是几笔勾勒,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一轮明月,照进小楼,如此良夜,这位女子弹起秦筝,清音缭绕,令人陶醉。词人没有以众多的比喻形容音乐的美妙动听,用“春风”二字概括出筝声的神韵。这声音好似春风,荡漾于小楼,使楼内充满温馨,萦回于女子的心房,使她情意绵绵。此处的“写”字,既生动地表现出了筝声意境和神韵,又暗示了女子的灵心慧性,表现力极强。下阕将沉浸在甜蜜中的回忆拉回到寂寞相思的无情现实。“思君忆君,魂牵梦萦”,也是用白描手法,然又归于醇雅。“翠销”,室内画屏彩色已渐渐销退,暖香已渐渐减少。都充满了物是人非之感,物是这样人更是这样。“更那堪酒醒”,想在醉乡中解脱相思的困扰。酒醒以后,离愁重新袭来,更觉不堪。“更那堪”三字,道尽个中况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 思
文/小桔子
园亭晚凉,荷风韵长。
箫声九曲回肠,正离愁断肠。
清辉一窗,空思满廊。
欲临铜镜残妆,对银屏忖量。

小落试评:
问好小桔子师友,这首词主旨是离愁怀人。上景下情,格律用韵无误。
上阕“园亭晚凉,荷风韵长。”景起,交待时间地点,晚上在小园的亭子里乘凉,清风荷香很惬意的画面,紧接着笔锋一转,在这美好的光景下听到一曲箫音。“箫”作为吹奏的乐器,在和鼓乐结合时是表现热闹场面,而作为独奏乐器,“箫”的特点注定它最常被用来表现离愁别恨。作者用“箫声九曲回肠,正离愁断肠”虚实结合烘托气氛,寄托情感,渲染环境,听到这样的箫声,不觉想起离人而生愁绪,从触觉“晚凉,风”视觉“荷”和听觉“箫声”,不同的方面描写为下阕作好铺垫。
下阕镜头由近变远“清辉一窗,空思满廊。”明月寄相思,与准备过片衔接的很自然,同时回扣题目“思”。“欲临铜镜残妆,对银屏忖量。”想到铜镜面前看看自己愁怅憔悴的样子,对着银屏思量猜测(离人为什么还未归)。这里我有些不明白,如果是欲临铜镜,那么怎么对银屏忖量,银屏,指月光可以说通,如果是指铜镜旁的屏风,便有些不合理。“清辉一窗”应该是在室内,与“满廊”可以再细读思考一下,
个见,说的不对还请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4-27 05:01 , Processed in 0.1403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