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73|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57

主题

1020

帖子

39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2 21:2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下一楼评上一楼的点评基本要求: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不主动分行。)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有无出律之处。
03.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有无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有无对偶或者对仗的要求,做的如何。
06.能不能看出明确的立意?立意如何?
07.有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或者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
08.有没有意脉断裂?断在何处。
09.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有没有运用典故。(不要求一定能看出。)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10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8
沙发
发表于 2025-3-23 08:52: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八次作业
风荷33-山里红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宋*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赏析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此词描写一位女子在她的恋人离开后,独处深闺的相思和愁恨。它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划刻以及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全词曼丽婉曲,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译文
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
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樱花
文/磐石
春风拂槛,正樱花初绽。粉白轻红映眸灿。倚晴空、似雪如玉缤纷,香馥郁,蝶舞蜂飞眷恋。
晓风晨露润,娇态盈盈,枝上芳菲韵无限。漫步径幽间、落瓣飘肩,心沉醉、此般清婉。莫负这、春光韵华年,且留住、樱花梦般煊烂。
解读
磐石老师整篇围绕樱花来写,主题很明确。上片写了春风拂槛,樱花绽放,蝴蝶围绕樱花翩翩起舞的场景,很唯美的。下面接着写樱花的唯美,同时带入了花下漫步的惬意,结尾发出感叹,莫负春光,留住樱花。
互评
1.作者要注意按阙分行,单调一行,双调两行。本词牌两阙,所以要分两行,不能一行到底。
2.通篇读来,韵律正确,也没有生涩之词。
3.上片的倚晴空,倚的意思是靠,晴空怎么能靠呢?
4.缤纷的意思是繁多并且错杂,作者写的樱花只是粉白两色。似雪如意这个词,雪是白色的,玉也是白色的,有点重复了。
5.下片人物带入的有点晚。
6.煞尾读起来让人眼前一亮,回味无穷。
这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看法,说的不当的地方,还望老师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帖子

8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6
板凳
发表于 2025-3-23 19:32:5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八讲作业
风荷新境界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并分析
山花子   刘辰翁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为了追求功名,刘辰翁不得不告别自己的情人。此词是刘辰翁离家乘船远行,在舟中所见有感而作,以抒发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大约作于景定三年(1262)词人金榜题名前。

  这首词写作者在一次离舟中的所见所感。上片抒情,下片写景。

  这首词词上片主以抒情,可分两层意思。“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二句写出情人分别后不知何时再能欢会的激情呼喊。“此处情怀欲问天”句,突兀而起激情顿现。“此处”,即此时。何以有此一问?“相期相就复何年”句作了回答。别时两人相与誓约,必当重会,而实在又不知,何时可成,苦心焦虑至极,难免要呼天而问了。“相就”一词,取“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周邦彦《花心词》)之义,谓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复何年”即更在何年,以反问语气,意指相会之遥遥无期,故而才如此激动。“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在感情上是余哀未尽,在词情上是明转暗连。“行过”之“行”,又补道出是在别后。

  下片以写景为主,笔调明丽淡雅。“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一句,写暮春沿途所见。笔用对仗,曲折动人。上句谓为求早宿因只走了一半路程。诚如方夔诗中所云:“客怕远行催早宿”,早宿是由于怕远行;然则这半程旅途却只见了两岸的萋妻芳草。下句写暮春时的风雨,暮春时有风雨,寒意犹存。两句互相缀合,颇具跌宕纡曲之趣。“芳草”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达乡思离情的传统意象,早在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之中即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暮春时节,芳草遍野,离人目睹,更添无限惆怅之情。暮春天气,犹寒欲雨,更使行人的离恨倍添。

  结尾“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二句,用是舟中偶见。“小小”极小之义。词中所用,又含有亲昵的意味。刘辰翁词中常用此语,如“花日穿窗梅小小”(《望江南·晚晴》)、“池塘小小水漫漫”(《浪淘沙·有感》)等都是。此句还使人想起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的“竹外桃花三两枝”之句。但苏诗强调的是早春,与该诗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句都表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和喜悦;这首词却不然,他写的是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仅存残枝。含有美人迟暮的明显寓意,因而下句紧承说:“得人怜。”可见,桃花是他意中人的化身。

  刘辰翁另有一首《浣溪沙·感别》中有一句“为伊憔悴得人怜”,此词“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意思相同,但用笔不同,前者用的是直笔,后者用的是曲笔,情景结合,既写景又寓人。
二:新境界点评
附原玉:《洞仙歌·樱花》
文/幽兰梦蝶

艳红娇粉,正纤腰婀娜。余暇寻春仄径过。绛云开,瓣瓣嫩蕊晴光,东风里,玉面娇憨盈朵。

烟柳清河畔,冰魄东升,白鸟花洲自斜卧。试问人何处,游冶归时,淡匀墨,烛寒青琐。但西窗,美人已慵眠,却不道,相思意芳心可。

解读:艳丽的红色、娇柔的粉色,樱花树正如有着纤细腰肢婀娜多姿的美人一般。在闲暇的时候我沿着狭窄的小路走过,去寻觅春天的踪迹。那如深红色云霞般的樱花盛开了,每一瓣嫩蕊都沐浴在晴朗的阳光之下。在轻柔的东风里,满树樱花像极了有着美丽面容、娇憨可人的女子。

在似有薄雾缭绕的载满了垂柳的清澈河畔,皎洁如冰魄的月亮缓缓升起。白色的鸟儿在开满鲜花的小洲上随意地斜躺着。想问那赏春游玩的人儿在哪里,等到游玩归来的时候,为铺开的画卷添一抹淡淡的墨色。烛光暗淡,那雕花的门窗透着寒意。只是在西边的窗边,美丽的女子已经慵懒地入睡了,却不知道,我这满怀的相思之意,她的芳心里是否能知晓呢。
境界学评:
问好同学!有以下几处愿与同学探讨!
1 “径”字出律。
2  立意不明确,布局谋篇有些不太合理。
3 “娇”“人”字重复
4  起两句主角在樱花与樱花树间徘徊
5  上阕起句与456句有些重复。
6下阕起三句意脉割裂明显,与主题无关,有些费墨了。
7  后几句拼凑明显,不管是写人还是拟人,都有些无中生有,横生枝节。
8 结句有些生涩。
水平有限,胡言乱语,同学莫怪!具体以老师点评为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地板
发表于 2025-3-24 00:48: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竹林疏影 于 2025-3-24 18:39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06~竹林疏影第八讲作业
古词: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解析:
‌上阕:写景铺垫‌
开篇“碧云天,黄叶地”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秋天的辽阔景象,碧蓝的天空与飘落的黄叶形成鲜明对比,既点明了季节,又暗含了游子的孤寂与凄凉。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进一步拓展了画面,将秋色与江波相连,寒烟笼罩,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意境,为下阕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下阕:直抒胸臆‌
“黯乡魂,追旅思”直接点明了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羁旅的愁苦。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了思乡之情的难以排遣。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以明月、高楼、酒等意象,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情感深沉而动人。
互评:
洞仙歌*春游
文/山里红
风和日丽,秀野寻春迹。紫燕叽啾宇穹碧。菜花黄、引得双蝶翻飞,戏彩蝶、田埂儿童走急。
日高堤畔立,静赏黄鹂,叶下悠然唱春律。拾翠百花丛,人面桃花,交相映、难分难识。歌一曲、借风送云端,云中客、馋涎世间春色。

解读:在风和日丽的一天,到原野上寻找春的迹象。听到紫燕的鸣叫声还有碧蓝的天空。看到灿黄的菜花引来双蝶飞来飞去,还有戏蝶儿童在田埂上跑来跑去。
当日头高照时,站在堤畔上,静静地聆听黄鹂在叶子下欢快的唱着春曲。还有女子闲游在花间,人面桃花交相映时分不清哪是花哪是人。看到如此美丽的春景,不禁高歌一曲,歌声随风传送到云端,云中客呢,也及其羡慕人世间这美丽的春色了。

评:通篇读来,格律正确,没有生涩之词,一首欢快的春景耀然纸上。但上下阕都是景色描写,入情几乎没有,觉得词的味道少了;上阕中,首句“风和日丽”到”秀野”又回到“宇穹碧”从视觉上感觉跳跃有些乱,而且“宇穹碧”和首句意思相当,此处用没多大意义;“走急”形容儿童显生硬;下阕中描写美女和桃花交相映时,难分难识,太夸张了;结句中“云中客”指向模糊了。以上只是个见,有待老师更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帖子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2
5#
发表于 2025-3-24 21:3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兔狼。 于 2025-3-25 16:50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八讲作业
风荷35—兔狼
‌《洞仙歌·雪云散尽》‌
‌李元膺‌
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解读:
‌一、上片:
开篇“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以天象破题,积雪消融,晨光初照,庭院豁然开朗,暗喻寒冬退去、生机萌发。
“杨柳于人便青眼”一句拟人巧妙:杨柳新芽如“青眼”(古人以青眼示喜),既写柳叶初绽的形态,又赋予草木以情思,仿佛春意对人含笑相迎。
后文“一点梅心,相映远”以梅柳呼应:梅花将谢未谢,柳芽新抽,一远一近,一红一绿,疏淡中见层次,宛如水墨点染的早春画卷。
‌二、下片提出“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的独特审美观,号召人们不惧寒意,醉寻春意。
2. 风荷15-蓦然云归     原玉
洞仙歌·春景
东风送暖,正春光明媚。翠影摇波映天际。看繁花、似锦铺遍山川,黄莺语,婉转林梢声脆。
昔日芳径里,曾与卿游,暖语柔情惹人醉。碧水绕青山,缓缓归兮,遥相望、云闲风细。让思念、悠然向南飞,且同享、流年这般诗意。
兔狼点评∴问好学友,格律自检,小词中规中矩,上段景繁多入情太慢,下段还可,尾句比较口语化。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未有,全词意脉情绪也没太多波动,结尾没留余味。希望以后加油创新。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0
6#
发表于 2025-3-25 11:56:1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八讲作业
风荷16-书香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翻译:
在青烟缭绕的地方,碧海之中飞出一面金镜(明月)。长夜漫漫,我悠闲地躺在台阶上,桂树的影子映照在地面。露水渐凉,零乱地传来几声寒蝉的鸣叫,京城遥远,只有通往蓝桥的路显得很近。
水晶帘没有放下来,云母屏风敞开着,清冷的月光洒在佳人淡淡的脂粉上。我要将将这所有的明光,都倾注到金杯中,等到填亮,与流霞一同饮尽。再带上胡床,登上南楼,去欣赏那如玉般的人间,和那一片素白澄净的千顷秋色。
简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景象,充满了清冷、幽静的氛围。词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青烟”、“碧海”、“金镜”、“桂影”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词人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词人登上南楼,俯瞰人间,感叹秋天的美丽和宁静。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晁补之高超的艺术造诣。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原玉:
洞仙歌
独钓寒江雪
阳春三月,适燕归时候。十里东风叠红袖。拂桃花、不许霜惹分豪,并纸伞、集得落花盈手。
当年春色暖,今有余香,仍见桃花笑依旧。梦后有人来、遮面轻纱,凭月色、无言沽酒。酒浓时、携步入桃林,偏被那、黄鹂一声啼走。

独钓寒江雪老师好!
译:阳春三月正是燕子归来的时候。东风拂面,仿佛十里春风都在舞动红袖。轻拂桃花,不让霜雪侵扰分毫。纸伞下,飘飞
的花瓣捧在手中。

当年也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今天的花香中仍有曾经的芬芳,桃花也像从前那样繁花似锦。梦醒后,有人轻纱遮面,在月色下,默默沽酒,酒意正浓时,携手步入桃林,却突然被黄鹂的叫声打断。

总结:
格律正确,格式清晰。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词中孕育了丰富的想象,桃花、东风、月色、黄鹂等,营造出一种即浪漫又略带伤感的氛围。全词情感细腻,语句优美。对春光赞美的同时,也感慨与时光的流逝。
鸡蛋里挑一下骨头:
读了几遍,通篇布局不是很清晰,有点拖沓。
老师,我初学,不会点评。同时译文的水平也有限,误评莫怪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4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6
7#
发表于 2025-3-25 13:0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鼹鼠-薇儿 于 2025-3-25 21:56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八讲作业:

风荷36-小鼹鼠
《行香子·草色芊绵》
赵鼎,南宋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译文
青草茂盛连绵,雨滴斑驳点点。飘洒着细碎的花瓣,标志着春天即将逝去。我身在万里之外的天边,海上已经度过了三年时光。试着登上高楼,带着满腔的离愁别恨,卷起帘子远望。
抬眼望向太阳,却看不见那远方的长安城。徒然地凝视远方,老泪不禁凄然滑落。山中的鸟儿振翅飞去,榕树的叶子透出寒意。到了黄昏时分,我还是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旁。

互评:
洞仙歌·踏青
风轻云淡,正溪泉流暖。柳色初匀曳长岸。且聆听、婉转莺语成欢,沿仄径、桃蕊枝头浪漫。
几度逢山水,惬意悠然,日卷流云任高远。兴作踏青客,访翠携红,方阅尽、清幽画卷。终不枉、此番赴春行,皆可是、诗心已将填满。

解读:微风轻柔,浮云淡淡,溪泉缓缓流淌着。长岸柳条低垂。听,莺语婉转,沿仄径望去,桃花在枝头盛开着。看山看水,惬意悠然的踏青,览尽碧玉嫣红,就像一副清幽的画卷。总不枉此番踏春之行,已是诗意满怀。

小鼹鼠简评:格律韵字无误,通篇读来,风轻云淡,溪泉,柳色、长岸…多方位景物描写,词风虽轻快但显得有些空洞,意象繁复,有点乱。缺乏感情投入,景与景之间各自为政。日卷流云任高远,没读懂,如能情景交融,当为佳作。

言辞犀利,多有得罪,万望海涵B🌹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8#
发表于 2025-3-25 13:55:5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八讲作业:

风荷-妮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注释

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坟:孟启《本事·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顾:看。

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

短松:矮松。

赏析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

互评:
二 试填一首
洞仙歌☆春游
文/竹林疏影
香风和暖,浣溪流清浅。又是经年踏春岸。每回头、数载弹指挥间,不知晓,谁把娇颜偷换。
却将群芳眷,岁岁枯荣,花谢花开可重绚。恨不见当年、落雁沉鱼,抚霜鬓、一声长叹。忽听闻、黄鹂啭清幽,只惊得、愁于乱思中断。
01. 格式方面,符合《词牌名 题目》的规范,且按阕分行,格式正确。
02. 格律检索:经搜韵检测,未发现出律之处。
03. 没有明显生涩之词,词语运用较为自然流畅。
04. 整体表述较为自然,没有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 词中未刻意追求对偶或对仗,在这方面表现一般。
06. 立意明确,作者通过描绘春游所见所感,抒发了时光易逝、容颜渐老的感慨,立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情感共鸣。
07. 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内容。
08. 意脉较为连贯,没有明显的断裂之处。从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到对自身容颜变化的感慨,再到因黄鹂声打断愁思,情感的过渡自然合理。
09. 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较难明确指出,整体表达平稳,没有特别出彩的警句。
10. 没有明显运用典故。

总体来说,这首词语言自然,立意清晰,情感表达较为顺畅,但在词句的精妙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点评

后面花谢花开,不见当年等,略显拖沓。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妮妮学友,对苏轼江城子解析到位,也很详细,学习了。对竹林疏影学友这首洞仙歌,评阅也很详细,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很用心。面对春游之景,作者感慨岁月流逝,只是缺乏整体布局,如上片娇颜偷换,后面花...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0

帖子

14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2
9#
发表于 2025-3-25 14:31:08 | 只看该作者
风荷水木生作业

《洞仙歌·赏樱》
风荷13/墨玄枫
樱枝绽粉,似云霞铺岸。风拂繁英落如霰。漫林丘、点点娇蕊含情,春日里、摇曳仙姿千变。
踏香寻胜处,蝶舞翩跹,沉醉花间意难倦。试问梦何长,梦在芳菲,且留住、这春一片。怕转瞬、残红逐水流,叹美景、匆匆暗中偷换 。

试翻译:
樱花的枝条绽放出粉嫩的花朵,就好像绚丽的云霞铺满了堤岸。微风轻拂,繁茂的樱花花瓣纷纷飘落,如同细密的雪珠一般。整个山林和山丘间,点点娇美的花蕊仿佛饱含着深情。在这明媚的春日里,樱花摇曳生姿,形态变化万千。

我循着花香寻觅那美妙的胜景之处,蝴蝶轻快地飞舞着,我沉醉在花丛中,兴致盎然,丝毫没有倦意。不禁想问,这美好的梦境能有多长呢?我的梦就在这芬芳艳丽的樱花之中,且让我尽力留住这一片美好的春光吧。只怕转眼间,凋零的红花就会随着流水消逝,感叹这美好的景色,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消失了。

试点评:
1,根据搜韵检测下片“残红逐水流”水出律。
2,自己的诗词题目不用书名号。
3,有赏有叹,布局合理。只是感觉意浅。

点评

后面篇幅已经不够将心中所感进一步拓展了。所以,结构布局上感觉还是略有瑕疵。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水木生学友,您对这首赏樱点评都很到位。题目赏樱,作者面对樱花的美丽,感叹岁月流逝,好景难长。上片全部写景,过片句实际是重复了上片,情感推动上略有些拖沓,试问句开始转折,后面篇幅已经不够将感叹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10#
发表于 2025-3-25 14:35:1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六讲作业帖
风荷组-风雨兼程作业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阅读
1、原文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2、译文
当年你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翩翩起舞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尽兴唱歌累得无力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3、赏析
此词上阕写当年相聚时欢乐之况,下阕写久别重逢时惊喜之情。作品以时为序。开头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这就是晏几道词艺的高妙之处。

二、互评
1、作品
风荷17~真诚思风
洞仙歌.春思
春辉入户,透一帘幽梦 。风拂梨枝簇花动。忆前时、同赏春日繁花,携手处,漫嗅芬芳与共。
奈何欢意短,别后音沉,寂寞深闺意谁懂。望断碧云天,十里春风,都化作、相思情重。待君归、再温那时欢,莫教这,痴心付于残瓮。
2、解读
春天的阳光照进窗户,心里透过来一帘幽梦。风拂过梨花的树枝,一簇簇花在摇动。回想以前的美好时光,与你同赏春天的繁花,携手的地方,一起嗅着花的芬芳。
    无奈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分别后音讯沉寂,谁懂我在深闺里寂寞的心情。望断那有碧云的天空,十里春风,都一起成为相思的情债,又何其沉重。盼望你归来,再重温过去的欢乐,不
要让这种痴心都付于残缺的酒缸里。

3、评析
问好思风同学:
本篇是一首脉络清晰、格调哀而不伤的闺怨之作。通过对当前春景的描写。勾起对往日春日同游的美好回忆。
然后又托梦抒怀,把心中的一腔愁怨娓娓道来。梦醒又寄予期望。
总的来说,是一篇不错的作品。
作品合律合规,无分行问题。也天生涩之词。无对仗对偶要求,作者的立意非常明确。没有什么亮点,借用了范仲淹的句子。
作品粗看下来,有一些不足。
起拍之梦。与二拍的衔接不妥。二拍仍是当下景。索性,把二拍纳入梦中更隹。如改:忆起梨枝簇花动。三拍忆再改一下。上片就十分流畅。
下片。重复较多。如欢意,闺意,情重。意思都差不多。那时欢,与欢意。也意同了。相思,痴心。也差不多。总体下片笔显乏力。
这只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最终以点评老师的意见为准。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点评

后面这首《洞仙歌 春思》,您的评析也到位。这首春思整体不错,如果在细节上再琢磨琢磨,应该会更生色一些。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风雨兼程学友,您对于晏几道的这首鹧鸪天解析详细,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2 07:03 , Processed in 0.1646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