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5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66

主题

1034

帖子

39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3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4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10次作业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赏析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秋日湖边采风
雨竹25-幻玉
   看秋光奕奕白云飞。碧湖散浮烟。正名园分锦,澄波照影,迎送游船。水岸枫林似火,更助菊花天。知此衡阳客,排阵南迁。
    晚岁欢情依旧,约友朋俊赏,犹恋堤边。聚廊桥留照,含笑竟留连。展风华,诗词歌舞,且莫停,呼酒绘新篇。归来也,月明千里,静影悠然。
解读
作者描述了一幅湖边踏秋的美的景图。上片用白云、碧湖、游船、枫林、菊花以及衡阳客等物像,描写了秋的美好,读起来朗朗上口。
下片作者写了与朋友的欢聚。赏景、留照、吟诗、歌舞,可谓是丰富多彩,以至于月上中天,才流连忘返,让人很是羡慕。
通读全篇,作者上景下情,所选的景物也是中规中矩。
互评
1.作者不论是在谋篇,还是景物的选择都是中规中矩,细细读来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
2.上片的景物描写中特别欣赏这几句:水岸枫林似火,更助菊花天。知此衡阳客,排阵南迁。读起来感觉好美。
3.换头的两个字,“晚岁”觉得有点不太恰当,晚岁一般是指年末,秋天和年末,中间还隔了一个冬季呢。
4.通读全篇,感觉出新的地方少。朋友相聚,吟诗、留照、饮酒,似乎太俗套了点。
5.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幻玉老师多多包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1: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十讲作业
雨竹01—易水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译文:淡淡的秋风,将梧桐的叶子吹落了,新酿的美酒容易使人沉醉,在温馨的小窗里睡了很久。醒来时紫薇花和朱瑾花都已经掉谢了 ,斜阳静静地照在栏杆上。这是燕子欲回南方的时节,镶了银光的屏风昨夜里已经有微微的凉意。

简析:晏殊的词一向有着闲雅的风格,华贵的气象。这首《清平乐》也不例外。上片通过金风,梧桐,绿酒,小窗等意象,交代了时间,地点,并营造了一个淡淡的清愁场景。
下片接着说目之所及,朱瑾紫薇都落了,只有斜阳照在栏杆上,这里暗示了繁华的逝去,斜阳也有曲尽怀人的含义。紧接着说燕子欲归,银屏微凉都映衬着岁月更迭,时光流逝,作者运用精细的笔触和娴雅的情调,写出了一个富贵文人在秋天到来时的淡淡忧伤。没有深愁疾苦,却是牵动人心。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八声甘州寄语刘君
雨竹15-浅酌璃兮

看海棠点染一枝春,锦风渡纤尘。喜啼莺声恰,诗心荡漾,寄语刘君。已惯余年有你,唱和醉清醇。携手凭阑立,共享天伦。
怎道花开招妒,把相思负了,空咏归云。任春风纵笔,画断梦中人。撷芳词、如今谁赋?拂霓裳、舞罢也伤魂。都成忆、闲愁捡拾,如许虚文。

解读
海棠花开满花枝,轻柔的风吹去浮尘,莺声恰好,诗心荡漾,给刘君写信都令人欢喜,已经习惯了有你,一起唱和,一起喝酒,一起凭栏,共享天伦之乐。
怎么能想到花开的太美会招来嫉妒,把相思辜负了,只能空咏归云。任凭春风再神奇,吹醒梦中人。撷芳词和谁同赋,拂霓裳跳完也令人伤神。都成追忆了,检点闲愁,就像这虚幻的文字。

简评:   问好诗友!本调格律无误 。上景下情结构布局合理。几处领字也用的恰到好处。立意清晰,没有生僻字。语句通顺。
有几处不解与友商榷:
1、开篇”一支”境窄了 ,代表不了整个春天。承句”锦风渡纤尘”觉得没有啥实在意义,不如用这句交代个地点,这样时间地点就都都有了。
2、上片的四字句有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刘君”,标题已经标明了,下句还有个”你”,用在这里显得重复累赘。
3、下片的“把相思负了,空咏归云”缺少主语,表意模糊。
其余都好。水平有限,说错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地板
发表于 6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讲作业
雨竹03-紫竹吟箫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解读:
多情的风卷着潮水汹涌而来,又无情地将潮水送走。钱塘江上,西兴渡口,见过多少次夕阳斜照。不去想古今变迁,转眼间古人早已不在。有谁像我这年纪,心境淡泊,与世无争。
记得在西湖西畔,暮色中山间最美的时刻,翠绿笼罩如烟云霭。算起来诗人间心意大概是相通的,像你我这般的实在稀少。约定他们沿着海边返回故乡,希望能像谢安那样,不违背归内。即便经过西州路,也不必回首往事,为我落泪。

浅评:
读此苏词感悟颇深,整篇既有李白浪漫之风,又有陶渊明隐逸情怀,对人生有了一种不一样的理解。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三月三歌圩(柳永体)
文/凡川
正平畴遍染木棉红,潋滟共清波。看银簪绣服,花香盈袖,阿妹阿哥。笑语盈盈一路,幽径与斜坡。迤逦江皋去,柳影婆娑。
上得擂台嗓亮,更铜锣震壑,百鸟停梭。叹山间溪谷,清籁振林柯。出天然、浑如星坠,听痴呆、碧落净尘荷。人沉醉、在红尘里,唱洞仙歌。

解读:
正值田野被木棉花染成火红,波光粼粼的水面与清澈的溪流相连。壮族姑娘们头戴银簪、身着绣服,在花香中与阿哥阿妹们结伴而行。笑语回荡在小路上,沿着幽径和斜坡,一路来到江边。垂柳依依,树影摇曳。
登上歌台,嘹亮的歌声响起,铜锣声震彻山谷,连林间的百鸟都停下了飞翔。山间溪谷中,清脆的声响在林间回荡。那歌声仿佛是天上的星辰坠落人间,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洗净了尘世的喧嚣。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唱起了悠扬的山歌,恍若置身仙境。

吟箫浅评:
问好诗友,作业格律无误,意象丰富,整篇景物实写,把壮族节日场景,渲染的生动而热烈。
起拍断层缺乏联系。二拍偶成但鼎足不稳。三拍意思重叠。歇拍似有多余,起不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片热火朝天过于突兀,二拍静听天籁,此二拍意象波动过大且冲突。尾拍矛盾让人存疑。
整片意象描述过繁,运笔过实。
个见,以老师点评为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
5#
发表于 3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雨竹28-你笑了
一、读词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五代·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暮雨初霁,烟霭未散,一池春水涨满新绿,泛着泠泠微光。
双燕剪风穿柳,掠过庭院深深,檐下画帘半卷,似欲挽留这片刻温存。
黄昏独倚朱栏,新月如眉,悄然悬于西南天际。
风起时,石阶下落花翻飞,罗衣不胜寒。
这春寒来得蹊跷,分明是燕语花香时节,偏教人触到一缕孤清。
风过处,池水涟漪荡碎倒影,恍若心事层层叠叠。
大抵春深似海时,最怕的不是彻骨严寒,而是暖意将盈未盈之际,猝然被一缕凉薄刺透。
人生聚散亦如春寒,总在以为圆满时,悄然埋下别离的伏笔。

二、互评
《八声甘州·春别》(柳永体)
正春风惬意展乖萌,青翠映颜容。更苔痕酥润,燕泥香软,杜宇啼红。独立长堤望远,烟水接云空。飘渺孤帆影,出没波中。
凭意天涯遥寄,纵锦书欲托,何处追从。乃箫声辞别,忍泪问苍穹。叹浮生、萍踪聚散,似江流、朝暮总匆匆。轻回首、一川芳景,斜日溶溶。

互评:这首词结构上遵循了柳永体的铺叙手法,上景下情,情景交融。物像选取上紧扣春季,但个别用词乖萌略显突兀。情感表达层层递进,从春景的愉悦逐渐过渡到离别的哀伤,结尾的斜日溶溶给人以余味。其他挺好的,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6#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乐淘组第十讲作业
雨竹组21-安若渔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年轻的时候我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忧愁却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愁却说不出愁。明明想说却说不出,却只能说道:“好凉爽的秋天!”

简析
这首词,作者通篇渲染了一个“愁”字,感情真挚,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尤其叠句的运用,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完整出彩。“天凉好个秋”,结尾十分含蓄,不经意的口吻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愁”。浅显简单的语句,表现了作者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原玉
八声甘州*落花时节
雨竹01—易水
看垂杨影里落花深,时序又三春。正柳棉堆絮,流莺不语,杜宇声频。多少经年旧梦,举步又重温。回首徐来处,历历如新。
记取画楼西畔,恰楝花飘砌,独自眉颦。却听君笛语: 何必枉痴嗔。万千事、轮回有道,且不如、来去各相珍。风云过,楼台千叠,不见微尘。

试解读
垂杨影里堆满了落花,又是三月季春。随风飘落的柳絮堆积在一起,黄莺静静不语,却频频传来杜鹃的啼鸣。缓步前行,又回想起那些多年的旧梦。回头走过的地方,一幕幕仿佛刚刚发生。
记得画楼西畔,正好苦栋花飘满了台阶,我一个人紧皱着双眉思考心事。却听到你笛声中似乎在说:何必纠缠贪念和怨恨。世上万千事,轮回都有其规律,还不如,来去各自珍重。到而今,一切都已散去,看这满目的楼台,却不见一点点痕迹。

互评
问好诗友!作品以忆旧为主题,采用如今-过往-如今的框架布局,中规中矩。整体脉络环环相扣,没有明显断裂。没有生涩词汇,用词造句颇具功底,成功营造了春日的意境。构思巧妙,尤其是下片笛语句,让人耳目一新。学习了!

这里提几点商榷之处:
一是起拍铺垫不足,第三拍到第四拍过度稍显突兀,好在举步一词做了呼应;
二是上片第四拍和歇拍意思相近。过片感觉主体不太清晰,是谁在独自眉颦?
三是领字的运用基本符合词牌要求,但下片第三拍未用领字。上片领字的四言句,应至少包含一个对仗。在这点上,我也没做到,算是一边评一边学习吧;
四是物象选择上,垂杨、柳棉重复,流莺、杜宇与主题意义不大;
个见,如有误评,诗友请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7 17:02 , Processed in 0.1298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