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715|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五讲冬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915

主题

1303

帖子

49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6: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以自己家乡古迹为意,七律一首,注意用上今天学的修辞,题目自拟,平水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沙发
发表于 2025-4-26 15:45: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
冬组第五讲作业
冬01----秋野

七律长城(上平二东)
文/秋野

纵横万里雄关险,跃涧攀峦百座峰。
摆尾摇头飞玉影,腾云驾雾慑真龙。
国民安乐千年固,故土荣华第一封。
烽火硝烟留有迹,神兵早已杳无踪。

点评

尾联 用典失当,“神兵”无明确出处(或指天兵,与长城守军无关);结尾乏力,未升华主题(如和平、传承),仅停留在历史陈述。  发表于 2025-5-18 21:08
颈联用词晦涩,“第一封”表意不明(或指封地、封赏,但与上下文脱节)。“千年固”空洞抒情,缺乏具体历史事件支撑,有点口语化了。  发表于 2025-5-18 21:06
颔联典故混淆,“真龙”指帝王,与长城防御功能无关,逻辑断裂。比喻冲突,“玉影”(静态)与“慑真龙”(动态威慑)无内在关联。  发表于 2025-5-18 21:04
首联夸张失实“跃涧攀峦”形容长城过于动态。比喻失焦,“跃涧攀峦”拟物不当(长城为墙体,非动物或人);  发表于 2025-5-18 21:0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5

帖子

24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50
板凳
发表于 2025-4-26 16:46: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七律*胡杨林
文/梅朵儿
年年塞上暮秋时,遍野胡杨美若诗。
曼妙婆娑金叠叶,傲然虬劲玉凝枝。
晴空恍照丹霞影,碧水犹澄锦绣姿。
墨客佳人循序至,仙风道骨惹人痴。

点评

主题分散,缺乏升华,前联写景,中联写人,尾联写典故,未聚焦胡杨的“生命韧性”或“边塞精神”。  发表于 2025-5-18 21:15
对仗失衡,结构松散,颔联“金叠叶”与“玉凝枝”、颈联“恍照”与“犹澄”词性错位,破坏七律章法。  发表于 2025-5-18 21:15
比喻失焦,色彩混乱,“玉凝枝”“丹霞影”等比喻脱离胡杨特质;金、玉、红、彩等色彩堆砌,主次不清。  发表于 2025-5-18 21:14
意象冲突,逻辑断裂,“碧水”“丹霞”等江南意象与胡杨林的荒漠背景矛盾;“曼妙”与“傲然”风格割裂。  发表于 2025-5-18 21:1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2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8
地板
发表于 2025-4-26 22:04:06 | 只看该作者
七律·角山长城
冬16-墨落成白
烂漫山花入画图,凭栏莫道角山墟。
泉音依旧平还仄,鼓点犹闻密与疏。
悲壮千秋浮燕塞,雄浑万古卫京居。
心筛虑遍长城史,厚重如同一部书。

点评

结尾空洞,缺乏升华,未点明长城的象征意义(如民族脊梁、历史见证),仅停留在“史”的陈述。  发表于 2025-5-18 21:22
对仗失衡,平仄失谐,颔联“平还仄”与“密与疏”词性错位,颈联“浮”与“卫”动作割裂。  发表于 2025-5-18 21:21
用词不当,典故失准,“燕塞”地理错位,“浮”“卫”动词搭配矛盾,“书”比喻单薄。  发表于 2025-5-18 21:20
意象堆砌,逻辑混乱,“山花”“泉音”“鼓点”“书”等意象未与长城形、神统一,主题分散。  发表于 2025-5-18 21:1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3

帖子

11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6
5#
发表于 2025-4-27 10:36:0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冬18-御风

七律  荷城怀古

乌蒙叠嶂护荷城,古邑犹存旧戍营。
秦汉遗风凝黛瓦,夜郎残梦浸青蘅。
石阶印履沧桑迹,木阁栖檐暮鼓声。
欲问当年兴废事,一溪碧水自东倾。

点评

颈联本身无论是从句式的错开还是对仗,都不错。但在入情上稍显弱了些,况栖檐与前面的凝瓦在意上似有重叠之处,可再修改一下。尾联以景结,意味深长,令人浮思,赞。若挑剔一些的话,第八句尚可在遣字上再凝练点  发表于 2025-4-30 16:30
起联由远而近,护字的主观意念较重,是否可用“绕”来替换。颔联承接起具体展开来突出细节,对仗工整,特别是一个“凝”字出彩,赞一个。第四句的“浸青蘅”本身来说也没大问题,但为了承转的衔接更好,可再斟酌  发表于 2025-4-30 16:2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6#
发表于 2025-4-28 17:47:39 | 只看该作者
七律·登泰山怀古
冬06-明天

岱宗巍峙接穹苍,碑刻残痕阅岁长。
汉柏犹存古岁月,唐槐已换今衣裳。
天门石栈通云阙,道观金轮耀帝乡。
千载登临多少客,松风犹唱旧时章。

点评

尾联二句略显通俗,只有登山之说未见怀古之情,建议再斟酌。  发表于 2025-4-30 16:51
起句气势磅礴,然“碑刻”二字见小,可试用“云绕”相接是否妥?中二联承起具体展开,但感觉上颔联与颈联互换一下可能会更好些,更符合由远及近之描述。但中二联在句式上没有错开,都是2212,且唐为韵字入诗宜避  发表于 2025-4-30 16:4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0

帖子

11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50
7#
发表于 2025-4-29 09:0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风 于 2025-4-29 10:13 编辑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七律   东山嘴遗址
冬组   金风
五千华夏见遗痕,古脉红山可溯根。
双首龙吟惊日月,独松鸮唳慑晨昏。
泥胎陶孕三尘觉,地筑天环九鼎论。
母系图腾凌水泽,星茫燧影露朝暾。

点评

首联总起,颔联,颈联分述,尾联总结。全诗起承转合衔接紧密,是一首不错的作品,点赞了。  发表于 2025-5-14 19:45
首联点题五千年缩写成五千感觉不太恰当。中二联对仗工整,描写了遗址里有代表性的文物双龙首玉璜”和“绿松石鸮鸟”,以及孕妇塑像等等。  发表于 2025-5-14 19:43
问好诗友。小诗格律一处存疑,地筑天环九鼎论的论按照语境来看应该是仄声。  发表于 2025-5-14 19:3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2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2
8#
发表于 2025-4-29 17:08:4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冬组11——禹风

石椅羌寨乡村振兴采风

石椅羌寨易春浓,生态环山画翠峰。
民宿农家迎满客,欢声笑语慕村容。
扶贫政策亲民惠,力振乡村务实重。
情系根深知散别,愿君常伴此相逢。

点评

全诗意脉基本通畅,个别地方遣词造句稍加打磨就好。点评不当之处请见谅。  发表于 2025-5-14 19:57
首联易春浓的易字可能是笔误了吧?起句描写了羌寨的地理环境。中二联对仗欠工。  发表于 2025-5-14 19:55
应尽量避免不规则重字“村,民”。  发表于 2025-5-14 19:52
问好诗友。小诗格律一处存疑石椅羌寨“椅”字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该是仄声,出律了。  发表于 2025-5-14 19:5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5

帖子

9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6
9#
发表于 2025-4-30 15:27:1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单桥
冬09-不可思议
水入滹沱波映虹,一桥飞架气犹雄。
高低九孔浮云迹,次第千图瞻玉宫。
亭畔福泉甘待饮,京南御道忆颇丰。
新风旧景频邀客,葭影潇潇亦引鸿。

点评

颈联对仗工整。转句通俗直白了些,结句弱了,似乎与主题远了。个见,评错见谅,共同学习。  发表于 2025-5-4 17:41
问好。首联从水波入手,引出主题。首句缺少凝炼,颌联,写桥外观,一个气犹雄,一个浮云迹,承接自然,赞。  发表于 2025-5-4 17:3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5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0
10#
发表于 2025-5-6 11:3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楠 于 2025-5-7 09:47 编辑

古诗二十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七律.题佛图关古寺
文/若楠

遥望沧桑古郡州,佛图梵宇驻崖头。
四围青嶂云烟锁,三面雄关渝水流。
破晓参禅闻引磬,凌波遏浪越飞舟。
一身来去无形迹,普渡苍生脱藻浮。



点评

全诗脉络顺通,言辞明晰,就是首句直白些,若用合适的意像表达会更好,个见,共同学习。  发表于 2025-5-9 01:13
3联,人事介入:从参禅时间到听觉:引磐,然后…越飞舟,衔接自然。尾联:虚写,“藻浮"是不是可理解为世俗的烦恼?尾句表达了作者一种高尚的情怀,意境得到了提升。全诗做到虚实结合,赞。  发表于 2025-5-9 01:00
问好,首联由远及近,锁定主题,2联,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寺庙周围环境,画面感强。  发表于 2025-5-9 00: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2 00:17 , Processed in 0.1324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