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66
|
古典词二十六期创作班纤凝组第八讲作业帖 |
| ||
| ||
| ||
| ||
点评
以上个见,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
另外,这个词牌有个注意的点,就是二字句,所有的二字句,基本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是和前一句联系就可以了,还是能和下一句相连。这个多看例词体会一下。作业中的二字句,在与后句的衔接上略显差了些
高天白云群山远水都可以……这样胸襟也就随之阔大起来。
在写景方面,根据上片所写的内容,建议景可以由近及远或者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镜头推进的感觉,让景致连贯起来,更好。比如,起溪亭把酒,二句写树阴,三四句写鸟声,五句可循声继续拓展。这样下片可接阔景
问好诗友,学习新作。词格律无误,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情。结构安排比较合理,只是写景还略显散,结尾抒情也有一点强行升华的感觉。个人觉得,如果要写寄情自然,下片前面的铺垫,写山水更能宜情较好。
| ||
| ||
| ||
点评
所以这个抒情,要自己再细细的去体会,前面的写景铺垫,都能丝丝入扣,到最后推出主题时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以上个见,说的不对还请见谅。
结尾这个闲看云起,要仔细体会一下王诗的原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心太,而“行尽”会有刻意去追求的感觉,这个和闲,有些冲突。
然后下片的拾香揽翠,虽然是春游的标志性用词,但注意这个通常是写年轻人欢乐适意的情形的,这个和你的闲是不同的,这种细腻处的差别,要能把握。
上片的景,可以考虑从游人行进的视角来安排,山也好,水也好,树也好……要越走越静,通过景物铺垫曲径通幽的感觉来。
这个景,对于抒情就是无意义的。你的抒情是写清幽,写闲,这里的热闹又不是为了反衬特意安排,不如不写。
上片的景,柳花到蝶,这个视角还是没问题的,转到丽日当空雀语,视野放开同时加入听觉,接下来(稍许,这个词用的不太准备,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没一会儿,但这个词不是这样用的,可以再查查。)写车多旗舞,
问好诗友,学习新作。词格律无误。词写春日出游,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情。个人感觉,景物描写还是有些散,抒情把握还不够细腻。
| ||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3 23:43 , Processed in 0.1153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