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917|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二十六期创作班望舒组第14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915

主题

1303

帖子

49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21: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一首《淡黄柳》

要求:
1、辛苦了这么多讲,这一讲就不作要求,诸位尽洒潘江陆海之才放飞自我吧。
2、作业后面写出创作思路。
3、格律采用正体
4、有强迫症的推荐选题范围:《咏柳》、《春/夏/秋/冬愁》、《重逢》、《过**故地》、《忆**故人》、《题画》(这个题目需要自行找图)

中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中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仄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中中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

帖子

8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4
沙发
发表于 2025-6-17 22:55:32 | 只看该作者
《淡黄柳·春思》  
望舒l9一阳光
柔枝弄晓。轻入湖堤道。岸畔风回烟袅袅。望尽鹅黄浅草,犹记当年旧相好。  

路深窈。幽怀怎堪表。忆前事、总虚缈。叹垂杨、未解离人恼。叶叶飞来,别愁难了,唯有残霞渐老。


《淡黄柳·春思》创作思路:

这首词以“春日杨柳”为核心意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一种怅惘的离愁和时光流逝的无奈。整体风格偏向婉约含蓄,语言清丽,情感深沉。  
一、主题与情感基调
二、意象选择与意境营造
三、结构安排与情感递进
上阕(写景忆旧,舒缓自然
2. 下阕(抒情写愁转深沉。
结尾要余韵悠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

帖子

8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4
板凳
发表于 2025-6-19 12:30:47 | 只看该作者

淡黄柳忆旧
望舒-菁莪

门前夏日,墙角秋千索,再荡秋千闻晚笛。闭目童年旧忆。都伴花香晚风习。

日倾夕。蔷薇下群积。邻家女。坐芦席。绣香囊,笑语惊邻壁。小妹穿针,脸儿羞却,偷把双心串织。

《淡黄柳忆旧》思路
七零后的儿时便是布娃娃,夏日里,邻家女孩一起做布艺端阳香囊,聊着青涩的八卦,还是值得回味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2
地板
发表于 2025-6-19 23:5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柔柔 于 2025-6-20 01:10 编辑

淡黄柳•江南忆
文/望舒32-柔柔

花红柳绿,江水流新玉。燕子梳妆莺献曲。纵是风光满目,无有人儿蝶来扑。
旧篇牍,深宵烛前读。江南忆、梦难续。逛西湖、并手轻舟逐。可奈芳卿,命如纱薄,终究难成眷属。

思路:上景下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2
5#
发表于 2025-6-20 00:08: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淡黄柳咏荷
词林正韵第三部/蒋夔体
望舒21-凡若尘曦

芙蕖照水。摇曳清波里。翠盖田田擎绿绮。数点红苞尺咫。娇态轻盈惹人喜。
意幽邃。仙姿自姝丽。远尘俗、守清致。任炎凉、不改心中志。露冷霜寒,岁华流转,依旧孤芳傲世 。
2025-6-20

这首《淡黄柳咏荷》创作思路如下∶
开头写景,紧扣荷的形态,写出荷的意象。
用数点红苞,娇态轻盈,突出荷柔美姿态,营造出人们喜爱的画面。
下片以意幽邃过渡,从外形转向内在气质。再由超凡的神韵,突出荷的精神品格。借以时空升华荷的孤高境界,强化了对荷的情感表达。

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词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5-6-23 08:56
关于“荷”的诗文估计有万篇了,如果没有特殊的体会和惊艳的诗句,估计很难写出令人惊叹的诗词了。  发表于 2025-6-23 08:56
问候诗友,格律无误,很成熟也很中规中矩的一首词,上写其形,下托物言志,常规写法。  发表于 2025-6-23 08: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1

帖子

7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0
6#
发表于 2025-6-20 06:15:38 | 只看该作者
幽草黄鹂

淡黄柳  秋思
东方欲晓,幽径闻啼鸟。漫步林中情正好。望断霜天惊了。曾忆飞鸿恁缥渺。
意难表。心思向谁道?长亭外,的卢窅,笛声声,怎解离人恼?踏遍青山,叹春犹逝,唯见芳华已老。

点评

另外,前面闻“啼鸟”的鸟肯定是黄鹂,而后面的“飞鸿”一般指大雁,二者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了。“长亭外,的卢窅,笛声声”这些词句,感觉作者是为了作业而作业,再斟酌斟酌吧。  发表于 2025-6-23 09:07
上阙写“望断霜天”,下阙“叹春犹逝”,在季节上,有些不搭了。  发表于 2025-6-23 09:04
这是一首写“黄鹂”鸟的词,主题确是“怀人”,感觉由“黄鹂”这个物象寄托“怀人”这个主题,二者有点远,因为在古代,每个物象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发表于 2025-6-23 09:03
问候师友,“缥”字在古代属于仄声字,这里的格律可修改一下。  发表于 2025-6-23 08: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8
7#
发表于 2025-6-20 18:36:10 | 只看该作者
淡黄柳-夜深
望舒16-杨柳风

步跚野陌。几许星光迹。冷月无言寒夜瑟。树上鸦声凌乱,惹断肝肠不堪拾。
几曾忆。停舟柳烟侧。共谋计、救危国。叹而今、友殁任风袭。纵有千堆,炽燃渔火,难化心冰百尺。

点评

也许是读苏辛写类似词读多了,感觉出了问题。  发表于 2025-6-23 09:17
读了几遍,感觉这首词上阙的景物描写与下阙表达主题的句子“共谋计、救危国。叹而今、友殁任风袭”有些不搭,景物描写在气势上弱了,感觉托不起下阙的情。己见。  发表于 2025-6-23 09:15
问候诗友,这个词牌的上阙一句一韵,“乱”明显与其他韵字不在一个韵部里。“惹”也不符合格律要求。  发表于 2025-6-23 09:1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8#
发表于 2025-6-21 07:23:45 | 只看该作者
淡黄柳. 咏柳
文/老戈
东风正拓。池钓千丝弱。染透鹅黄城下廓。漫舞春烟锦陌。姿弄柔情梦摇落。
客相约。红笺赋诗乐。沿堤走、景频掠。最开怀、自在身轻却。待夏初临,剪芽凝翠,皆载人间寄托。

思路:描绘春柳的柔美姿态与人们赏柳的愉悦心情。

点评

如果是咏柳,就是咏物词。咏物词一般是在有寄托的,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游客了。下片有些离题了。  发表于 2025-6-21 12:48
换一个韵部来押,可能更自然一些。第十六部韵字比较少,能选择的空间不太。文字功底如果不是能很好,填出来的句子就会显得是凑韵,有些词不达意。  发表于 2025-6-21 12:4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0
9#
发表于 2025-6-21 07:54:36 | 只看该作者
淡黄柳·绿江金畦·六仙袂舞
望舒组·雅荔

金畦耀日。仙袂乘风立。浅笑含情洇彩画。恍若瑶台琼溢。凝是霓裳落江驿。

踏芳陌。香风卷云幕。罗带转、曳虹霓。
更惊蜂、彩蝶围裙侧。舞倦斜阳,隔川渔唱。争赠霞绡六幅。

创作思路:背景是六月辽宁丹东宽甸绿江村油菜花盛放,六位姐妹到此游玩在花海中翩翩起舞。
上阕侧重营造仙境氛围,借仙子风姿与疑似天宫霓裳之想象,勾勒奇幻画面。下阕聚焦仙子舞姿,用香风、罗袂、霞霓等描绘动态美,再借蜂蝶烘托。结尾以斜阳、渔唱、霞绡收笔,营造人花共舞,天人合一盛夏悠远意境。

点评

如果不是看到下面的创作思路,都不知道是在写什么。  发表于 2025-6-21 12:58
六姐妹不是仙子,“仙袂”和“六仙”这样直接写凡人不够好。“仙袂乘风立。”为何用“乘”,她们会飞吗?为什么不用“临”?“罗带转、曳虹霓。”这写得到底是人还是仙?  发表于 2025-6-21 12:55
《淡黄柳·绿江金畦·六仙袂舞》词的题目不应是这样写的。  发表于 2025-6-21 12:5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10#
发表于 2025-6-21 09:51:12 | 只看该作者
淡黄柳•相思
文/望舒08-独孤雪玉

孤灯夜漏。珠泪洇红袖。一别年年情更厚。盼尽春花夏柳。何日晨昏与君守。
独无偶。相思化成酒。杯杯苦、入心口。恨当时、蜜语成魔咒。寂寞空留,锦书无寄,唯剩花颜独瘦。

创作思路:
以身处环境孤灯夜漏开篇,引出孤寂气氛,借珠泪引出相思之苦。以锦书欲寄无处,唯剩人独瘦结尾。

点评

这个词牌,原创者就是入声韵的,所以我们在填制时,也是以采用入声韵为佳。  发表于 2025-6-21 14:19
总体来说,填得还挺好的。  发表于 2025-6-21 13:05
“一别年年情更厚”中的“年年”可以改为“经年”。  发表于 2025-6-21 13:03
“漏”是古人的计时用具,现在己经没有人用了。尽量不要再用“漏”这个词。  发表于 2025-6-21 13:03
这首词写相思,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句自然通顺。  发表于 2025-6-21 13:0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2 10:38 , Processed in 0.1403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