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72|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1144

主题

1538

帖子

56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6 21:3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瑞鹤仙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左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8
沙发
发表于 2025-8-17 12:07: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28次作业:
风荷33-山里红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
在凄风苦雨中,我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满怀着忧愁去草拟葬花铭。当年分手的楼前那条小路,如今是杨柳成荫。万千条纷披的枝条,柔丝摇曳,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在料峭春寒中我喝醉了酒,清晨黄莺的啼叫声,惊醒了我纷乱的梦境。
西园的亭台林木,我每天都去打扫干净,雨后新晴,我依旧去园中观赏春景。一群群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园中再也未见穿着鸳鸯绣鞋的玉人过来,这多么令人惆怅伤心。那幽静的台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瑞鹤仙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瑞鹤仙影·隐括《虞兮叹》
文/幽兰梦蝶
楚河落日。西风起、荒城一片萧索。人逢绝境,风翻马疾,美人叹息。乌江水碧。忆曾醉琼筵绮席。破函关、长枪策马,霸业化烟迹。
执剑帐中舞,血染罗衣,泪枯颜色。汉兵四合,陷重围、楚歌凄泣。缘尽香销,恨千缕随风散逸。刃霜寒、折断月光,黯羽翼。
1.老师用动人的语句,豪放的情怀,讲述了一个霸王别姬的故事。
2.上片景起,由景生情,忆起霸王事——破函关、长枪策马,霸业化烟迹。
3.下片描述了霸王英雄末路、乌江自尽的悲壮画面,再也找不到破釜沉舟时的狂妄。
4.下片以回忆的方式叙述了霸王别姬时的悲壮,煞尾略显不足。如果最后以抒情的方式回到现在,把整首词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我认为会更好。
5.瑕不掩瑜。整首词豪放悲壮,一气呵成,足见老师之功底。
6.小白浅评,不当之处,多多包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3

帖子

11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0
板凳
发表于 2025-8-17 16:35:5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二十八讲作业
风荷新境界
一自选一首古人词并解析
南楼令  纳兰性德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蟾、空满衾裯。霜落乌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此篇写在塞上又逢重九的伤感。作于何年亦未详,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将此篇系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九月,即其妻卢氏病殁后。此可备一说。

  上片写塞外重阳日之景,蓬草联飞,萧瑟荒凉。而此景又不禁触动了离愁与相思,遂追忆当年重阳的往事,惆怅的情怀就更加浓重了。

  下片写此时相思之情况。先是写梦断忆梦,梦中的妻子音容宛然,但“一笑”而别,好梦却难留。然后以“凉蝉”、“霜落乌啼”等情景再加渲染烘托,其愁怀难遣,孤寂无助,更为深切动人。

  诗人的愁怀难耐、孤寂无聊,在词中场景里,显得更为深切动人。全词语句清丽,用典恰到好处,可谓妙笔之作。

二互评 新境界评妮妮
附原玉
瑞鹤仙影·隐括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妮妮
长江浩渺流,翻浪涛,矶头多片苍了。英杰远来,笑音安在,暮云残照。豪情渐老,更流水东奔悄渺。
似当时、周郎潇洒,赤壁展才好。

追念风云际,羽扇轻摇,织巾谈笑。船舷烬了,想如今、梦华空杳。漫韵情诗,等归雁来时系稿。
怕匆匆、谁能寄与,误那调。

解读:长江水面广阔,波浪涛涛,赤壁矶头一片沧桑。古时候的英雄豪杰远道而来,音容笑貌分外逼真,镶嵌在铺满彩色的晚照里。
豪情不似当年,更流水滔滔奔向东方。和当初一样,周郎潇洒的在赤壁前展示自己的才干。
追忆当初风云际会,轻摇羽扇,从容谈笑。战船都烧成了灰烬,现在想想,梦中繁华已然散去。
慢慢累积诗情,等大雁归来的时候定稿寄出。怕流光匆匆,还能寄给哪位懂我的人呢,只怕浪费了我这才情。
点评
问好同学:
通读全篇,小词格律较姜夔格多一字,较张炎格亦不一致,应为首句笔误多写一“流”字。“涛”“多”字出律。“渺”字重韵。更有以下几处愿与同学探讨:
1:苍了有些口语化,“安在”怕是“宛在”,硬套意思都变了。
2:英杰句如勾勒了一幅巨大的画图,且镶了金边,有些肃穆的感觉,不害怕吗?
3:渐老句与“似当时”似乎有些相悖。
4:展才好有些不太符合语言习惯。
5:念字不妥,毕竟我们不是古人。
6:织巾有些凑了
7:梦华空杳有些出新,搭配亦不太和谐。
8:漫韵有些费解。
整体小总结:
以长调隐括长调,更太多虚词直接借用,有取巧之嫌。立意不明确,布局欠合理,感觉作者在今古来回穿梭。衔接不够流畅,意脉有些割裂。部分词句有些晦涩。不符合同学一贯水准!胡言乱语,具体以老师点评为准!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2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2
地板
发表于 2025-8-19 09:31:2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二十八讲作业
风荷~风雨兼程

一.阅读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原玉
鹧鸪天
辛弃疾(南宋)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2、译文

想当年我正在青春年少,统率着万千兵马旌旗飘飘。战士们穿着鲜明的衣甲渡江南归,英勇杀敌冲破了敌人的包抄。敌兵闻风丧胆小心防备,夜晚也枕着空箭袋睡觉。我军勇气倍增磨刀擦箭,清晨便万箭齐发射向敌巢。
追忆着往事,难平翻滚的心潮,感叹着今天,不禁满腹牢骚。春风纵然能将世间万物染绿,却无法染黑是的白须多么令人伤悼。洋洋万言的复国方略无人理睬,我只得向东邻换书学习栽树种草。

3、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那段传奇般的出色经历。作者回忆青年时代自己杀敌的壮举和抗敌的战斗,豪情壮志溢于笔端,他怀着一片报国之心南渡归宋,满怀希望地打算为宋杀敌建功,但却不被高宗重用,亦不采纳他的平戎之策,长期被闲置不用,使他壮志沉埋,无法一展怀抱。
下片追怀往事,不免深深地叹息。通过今昔对照,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以最鲜明、最典型最生动的形象,突出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剧,把感慨引向更为深化、极端沉痛的地步。


二、互评

瑞鹤仙影  春念(引括词)
风荷31-花妖

纱窗日暮。黄昏里、深闺只影凝伫。泪痕暗拭,幽怀自敛,此情谁诉。春风入户。更满院梨花乱舞。掩重门、晚镜伤临,青鬓暗霜度。
堪把前尘叩,紫燕来时,碧桃开处。与君执手,小楼中、几番低语。却叹韶光,似流水匆匆远去。剩而今、塞北江南,两不顾。

附注引括原诗: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解读

问候花妖同学,作品隐括了刘方平的七绝《春怨》,其主旨意境与春怨七绝契合,合律合规,词脉流畅,词境情深至婉,文笔清丽,是一篇闺思怀人的佳作。作品通过晚春意象和时空设计,展示了闺中女子的孤寂和思念。上片,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通过春雨,梨花及庭院、纱窗等物象的铺垫,展现女子在暮春时节黄昏时刻所见所感,令人动容。下片,通过过去美好的回忆,今昔对比,表达女子的哀伤和思念之情,读之亦觉楚楚可怜。

2、评析

这是最后一期了,简单一点吧。①二拍,泪痕句,应是很伤心并且好长时间,感觉前后缺乏铺垫。②春风句。春风可酌。与前后语境违和。③过片。首句过渡稍显生硬。④煞尾,后两句稍显直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0
5#
发表于 2025-8-19 15:57:4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28次作业:
风荷17-真诚思风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
在凄风苦雨中,我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满怀着忧愁去草拟葬花铭。当年分手的楼前那条小路,如今是杨柳成荫。万千条纷披的枝条,柔丝摇曳,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在料峭春寒中我喝醉了酒,清晨黄莺的啼叫声,惊醒了我纷乱的梦境。
西园的亭台林木,我每天都去打扫干净,雨后新晴,我依旧去园中观赏春景。一群群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园中再也未见穿着鸳鸯绣鞋的玉人过来,这多么令人惆怅伤心。那幽静的台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瑞鹤仙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隐括《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文/山里红
月光似水。朱栏倚、谁家笛韵幽起?曲中折柳,别情深处,手挼梅蕊。愁怀又启。怨故里烟波迤递。盼归鸿、红笺锦字,传送丽人意。
常忆西源会,冰雪初融,柳柔娇媚。相携玉手,嗅梅香、惹人心醉。谁料今朝,却闻笛相思一地。约明月、对影三人,袂染泪。
附原玉: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互评
问好山里红同学!作者隐括了唐朝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主旨意境与原诗契合,格律无误!这首词以“闻笛生情”为核心,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和意境拓展上都颇具巧思,词的情感脉络清晰且层层递进,整首词以情驭景,以景衬情,意象经典而不陈旧,情感真挚而不滥情,通过今昔对比和细节刻画,将思乡念人的情愫写得缠绵悱恻又不失含蓄。虽未刻意追求辞藻的华丽,却以自然流畅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让“春夜闻笛”的意境愈发悠长动人。
不足
一、部分意象稍显“熟套”,新意略有不足
二、下片回忆与现实的衔接稍显仓促
三、个别词句稍显直白,含蓄度可再提升
小白点评,有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6#
发表于 2025-8-19 21:4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幽兰梦蝶 于 2025-8-20 10:17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28讲风荷组作业
风荷组幽兰梦蝶
一、阅读
点绛唇   宋·秦现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译文:醉酒后荡着小船,任流水引着小船飘向花草深处。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烟水茫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两岸重峦叠嶂,晚风吹来,落花如雨,竟然不记得来时走过的路了。

赏析:上片起笔寓情,境界清丽。“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寥寥数笔,一“漾”字最为传神。继而转折,指向人事,“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表达了词人无助又无奈的感概。下片继写周遭环境,“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暮色下,一片开阔之景,运笔流畅,勾图苍茫,简笔下透露词人之怅惘心境。“山无数,乱红如雨”,青山无数,落红如雨,似有巨大的阻力在影响词人的心境。结句“不记来时路”,语短情深,作者的失意彷徨在一首小令中含蓄展现,又能让读者浮想联翩,秦观词的那种“朦胧美”,委屈含蓄,耐人寻味。

二、互评
瑞鹤仙影  往事不堪回首(隐括程垓  钗头凤)
文/风荷新境界

重游故苑。桃花暖、杨花朵朵凌乱。篱笆院落,槐荫朱户,可怜春半。常多顾盼。探芳日何须演算。倚郎肩,殢红偎碧,惜有梦中见。
最恨良宵短,方说愁眠,又劳肠断。泪都满眼,想东风,但行方便。纵识青鸾,问消息惟余慨叹。几时归,空留记忆,一片片。
浅评:
1.为了能更好理解原作,特附原玉如下:
程垓《钗头凤·桃花暖》

桃花暖,杨花乱。可怜朱户春强半。长记忆,探芳日。笑凭郎肩,殢红偎碧。惜、惜、惜。

春宵短,离肠断。泪痕长向东风满。凭青翼,问消息。花谢春归,几时来得。忆、忆、忆。

2.隐括词切合原玉之意,情感表达细腻,明自流畅。

3.词上片“重游旧苑”,
以回忆昔时美景展开画面,“桃花暖,杨花朵朵凌乱”,杨花凌乱句欠妥,因此时应用笔墨写写美景,好陪衬“殢红偎碧”的旖旎浪漫。
4.“探访何日须演算”,此句太直白,不似词家语之含蓄。
5.“最恨良宵短,方说愁眠,又说肠断,比原作有延伸,情感表达较直白。惟结句“几时归,空留记忆,一片片”,含蓄表达了“花谢春归,几时来得”的怅惘失落之情,犹有余韵。
6.总体来说,若是此词能在景语与情语上更作锤炼,可能更佳,水平有限,点评不到之处,请多多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0
7#
发表于 2025-8-20 18:3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妖 于 2025-8-20 18:41 编辑

第28讲作业
风荷31-花妖

一、古词赏析: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赏析:

全词以景喻情,融孤苦、迷茫、怨怼于朦胧意境中,无一句直抒胸臆,却句句含悲,尽显秦观“语淡情深”的婉约本色,尤其结句被誉为“千古绝唱”,将贬谪中的复杂心绪写得余韵无穷。


二、作业互评:

瑞鹤仙影.隐括 《枫桥夜泊》
风荷17-真诚思风
霜凝野泊。乌啼落、江天渐入寒薄。渔灯映郭,枫桥月暗,暮钟敲角。羁愁暗缚。对冷月孤舟自酌。叹归程、乡路漫漫,砧杵动离索。
孤绪宵初著。客枕惊残,夜长愁恶。钟鸣戍堠,恨霜华、染匀蓬箬。破晓帆摇,远汀晚枫红欲落。待天明、烟水茫茫,路怎托。

花妖浅评:

这首《瑞鹤仙影·隐括〈枫桥夜泊〉》,既保留了张继原作中“霜”“月”“钟”“舟”等核心意象,又以词的铺展性延伸了羁旅愁绪的层次,意象的承袭与拓展方面发挥的不错。情感上有递进与深化。

不足之处个人认为:1、上结砧杵来的突兀,与前文所述背景稍显违和。2、下片前文破晓,后文又待天明,时间顺序脉络安排个人觉得还要捋一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3

帖子

15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2
8#
发表于 2025-8-20 19:4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木生 于 2025-8-22 17:02 编辑

水木生作业
试点评
瑞鹤仙影
隐括《诗经·蒹葭》
蒹葭水畔,晨霜泫。途长路仄迷漫,伊人似在,溯洄觅矣,雾深波缓。相思辗转,又月浸寒塘影乱。


忆当时,初见惊鸿,浅笑映汀岸。追想寻踪路,露浥青衫,步夷途远。旧踪不在,到如今,雾笼河汉。漫采芳蘅,等风起时随水转。怕匆匆,云散烟消,误目断。

翻译成现在语言

芦苇生长的水边,晨霜晶莹闪烁。道路漫长又狭窄,一片迷茫。心中的那个人仿佛就在那里,我逆流而上追寻,却只见雾气浓重、水波弥漫。思念之情翻来覆去,又逢月光浸染寒塘,水面光影纷乱。

回想当初,初次相见时她那惊艳的模样,淡淡的笑容映照在水边的平地之上。追思回忆着寻找她踪迹的路途,露水打湿了青色的衣衫,前行的道路平坦又遥远。昔日的踪迹已无处可寻,到如今,雾气笼罩着银河(这里泛指天空)。我随意采摘着香草,等待风起时让它随着流水传递思念。只怕时光匆匆,如云散烟消般短暂,耽误了我望断天涯的目光。


问好诗友,《瑞鹤仙影》词牌多承婉约之调,此词“泫”“漫”“缓”“转”等韵脚轻柔,贴合“寻伊”的缠绵心境;“步夷途远”中“夷”(平坦)与“远”形成反差,暗合“路虽平却漫长”的追寻困境,炼字既贴合语境,又藏深意。是一首“守原诗魂、拓词境美”的佳作。

点评

3、这首词可能因为原文的关系,行文稍感阻塞,铺叙较多,抒情较少,略显平淡,不能引发读着共情。  发表于 2025-8-22 15:41
2、一评老师不知道用哪格检测的,我重新检测,并未发现格律有误 “漫”字重韵是大忌,望斟酌修改。  发表于 2025-8-22 15:41
1、问好两位诗友!《诗经*蒹葭》字少意简,能隐阔成主题清晰,结构完整的长调的确不易。这首紧扣原文,旖旎成篇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功底可见!  发表于 2025-8-22 15: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1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6
9#
发表于 2025-8-20 22:12:27 | 只看该作者
妮妮作业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进行阅读、翻译与简析。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白话
默默无言,独自登上西楼,天空中的月亮像一把弯钩。寂寞的梧桐树,深深的庭院,锁住了这清冷的秋天。
那离愁,像剪也剪不断的丝线,想梳理却更加杂乱。那滋味,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萦绕在心头。

简析

意象与氛围:词的上阕以无言独上,月如钩,梧桐深院,清秋等意象,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锁清秋,既指庭院困住了秋天,也暗喻作者被囚禁的处境,奠定了全词的伤感基调。
情感表达:下阕直抒胸臆,以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线比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写出了离愁的纷繁难解。结尾,别是一般滋味,则留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作为亡国之君,那种混杂着悔恨、孤寂、无奈的复杂心境,余味悠长。
艺术特色:全词语言朴素却情感深沉,通过景与情的交融,将个人的离愁与亡国的悲痛结合,展现了李煜词“以血书者”的特点。
二、填词:瑞鹤仙影•隐括戴望舒《雨巷》
文/竹林疏影
怀揣悒怅。雨霏霏、沿阶独自迷惘。油纸伞下,浑浑噩噩,任心游荡。情丝万丈。盼有女丁香一样。更如吾、太息哀怨,凄婉寂寥状。
幻觉身边过,除却芳香,爱融心上。长街彳亍,忘烦忧、逸情相望。颓圮篱墙,引幽梦全程惝恍。叹伊人、近了远了,没雨巷。

整体评价
这首《瑞鹤仙影•隐括戴望舒<雨巷>》将现代诗歌《雨巷》进行了古典词牌的改写,整体上较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与情感内核,同时发挥了词的韵律之美,在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1.
    词人精准地捕捉到了《雨巷》中那种朦胧、哀怨、孤寂的意境。开篇“怀揣悒怅。雨霏霏、沿阶独自迷惘,通过悒怅,雨霏霏,独自迷惘等表述,瞬间营造出和《雨巷》相似的那种在细雨中独自徘徊、内心惆怅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在雨巷中踽踽独行的身影。
    盼有女丁香一样。更如吾、太息哀怨,凄婉寂寥状,直接将《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这一核心意象引入词中,并且强调了姑娘和自己一样有着哀怨、寂寥的气质,很好地传达出原诗中那种对理想中美好形象的期盼和向往。
2.
    词中对主人公的情感刻画十分细腻。情丝万丈,体现出主人公内心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他在雨巷中独自游荡,写幻觉中姑娘的经过,以及那种瞬间产生的爱意,将主人公内心的悸动和情感的微妙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
    长街彳亍,忘烦忧、逸情相望,表现出主人公在幻觉中与姑娘相遇时那种短暂忘却烦恼、沉浸于美好情感的状态,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3.
    整首词在韵律上较为和谐自然,符合这一词牌的格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能够让读者在欣赏词的内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韵律之美带来的愉悦。平仄搭配合理,节奏鲜明。


   浑浑噩噩,任心游荡”中的浑浑噩噩一词在原诗那种朦胧、诗意的语境中显得有些直白和口语化,与整体的典雅风格稍有不符,破坏了一定的美感。可以考虑用更具诗意的词汇来替换,使表达更加含蓄委婉。
    长街彳亍,忘烦忧、逸情相望中的逸情相望表述稍显费解,不够清晰流畅,影响了读者对词意的理解。
2.
    下阕在情节推进上稍显松散,虽然整体围绕着与姑娘的相遇和失去展开,但在衔接上不够紧凑,给人一种情节有些跳跃的感觉。可以在词句之间增加一些过渡性的表述,使结构更加严谨。
3.
    尽管隐括的目的是对原诗进行改写,但在保留原诗意境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个人的创新元素。这首词在内容和意象上基本是对《雨巷》的直接转换,缺乏一些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词的艺术价值。

总结,这首词在隐括《雨巷》方面有一定的成绩,能让读者感受到原诗的韵味,但在语言表达、结构安排和创新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点评

4、一评老师很不负责任,有利用Ai假评的嫌疑,这样你自己一点也学不到啥。  发表于 2025-8-22 16:19
3、内容上是精准到位,可是语言直白无味,完全失去了词的要眇宜修,建议重新构思,用词家语构建一个孤独哀怨的《雨巷》。  发表于 2025-8-22 16:19
2、重新读了戴望舒的《雨巷》,发现本词和原词语序高度一致,这一点是不可取的,新诗没有什么章法,想到哪写到哪,但是格律诗和词就不一样,讲究起承转合,要有一个完整的布局,所以这篇显得结构松散,句与句之间...  发表于 2025-8-22 16:18
1、问好两位诗友!经检测,发现有三处出律,这在词研班说不过去。以后交之前切记检测,不然丢分犯不上。  发表于 2025-8-22 16:1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126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68
10#
发表于 2025-8-20 22:39:44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28次作业:
风荷22.清心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冀。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译文:
置身高楼看去,中秋的月夜,万里无云,辽阔无边。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词意境恢弘广阔,风格清新豪迈,显示出苏轼词独有的豪迈飘逸的艺术风格。总的来说,这是一篇狂放不羁。洒脱飘逸的作品。当时,苏轼居住黄州,政治处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为了排遣个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闷,为了摆脱庸俗污浊的现实,于是他越发热烈追求那超凡的清空境界。虽然是带有消极成分,不值得称颂,但它之所以产生,正是由于黑暗现实所促成。此时词人的功名富贵之心在渐渐淡化,追求超脱的隐逸之心在不断增长,但这种对理想、自由的追求又是积极向上的。


二、互评
隐栝纯音乐,<梦的地方>借已释怀。
瑞鹤仙影  述怀
闲云
偏居一角。残阳尽、孤城举目萧索。星光暗处,数家灯火,瓦檐错落。寒烟淡薄。更不奈人疏市陌。谴伤怀、别离日久,客里记漂泊。
回念留连处,绿水黄花,画阑朱阁。柔情密绾,想佳人、夜长寥寞。欲寄南音,欲先把归期定著。唤征鸿、家书一纸,梦早约。
问好闲云师友,这首词隐扩的音乐《梦的地方》,我没听过,就以本词解读一下吧。上片以居住地他乡开始,看残阳逝去,寒烟淡淡笼罩,街上人迹稀疏,举目一片萧瑟,不禁伤怀,离家在外漂泊很久了。下阙接着是回忆过去以往情景,感叹现在在寂静的长夜佳人应是倍感寂寞。欲托鸿雁传书而约归期。
小词婉约清丽,带着淡淡的忧愁,很漂亮的一首词。看不到什么毛病,硬挑的话,下片应该是到晚上了,不知唤征鸿是否合适。个见哈!不一定正确。


点评

情与景合,笔法藴藉圆熟  发表于 2025-8-22 21:3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8-30 08:22 , Processed in 0.1246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